很多人都不了解道光,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
秋狝,作为一种色猎活动,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春擦、夏苗、秋狝、冬狩的记载。经过两千年多年的变迁,历朝历代并未形成定制。唯少数民族地区,时有举行。
满族历来崇尚骑色,行围习武。入关后,习武校猎活动连续不断,年年有之。顺治皇帝首创大狩制度,定期行围,围场定在北京南郊的南苑。康熙初年在行围驻所设护军统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巡幸古北口外,行围木兰。自此,每年皇帝都要前往木兰行围,举行秋狝典礼,成为清代的重要典礼仪式之一。康熙三十三年,在木兰设虎抢营,分别隶属上三旗,交设总统管辖其事。乾隆初年,设置综理行营王公大臣一人,统一管理色猎、驻跸、守卫诸事。
经过不断完善,秋狝已经成为清代皇帝及满族王公贵族定期举行的大规模的围猎活动,同时也进行某些政治活动,即所谓“秋狝习武,绥服远藩”。
秋狝时间,定为每年八月中秋后开始,前后时间多在一个月左右。届时,皇帝率王公大臣及少数民族首领,旌旗招展,车水马龙,浩浩荡荡北行,前往木兰围场。秋狝典礼,规模十分宏大,乾隆一朝,秋狝次数最多,其后的嘉庆朝,也常有举行。不过到了道光时期,木兰秋狝突然间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道光帝在登基之前,曾多次随其祖乾隆、其父嘉庆参与秋狝大典,深知其中甘苦。登基之初,大约是嘉庆帝去世不久,三年丧期未满,无法北行秋狝之礼。服丧三年期满后,道光在三年(1823)八月批示恭办各项大差的经费时,曾经表示,秋狝之礼与恭谒祖陵、巡幸盛京等仪式应次第举行,但究竟何时举行,没有说明。
至道光四年这月八日,道光帝向内阁颁发了一道“特谕”。这道特谕,主要讲原定今年三月恭谒东陵的计划,因直隶连续两年歉收,民力维艰,命暂行停止。但紧接着,却是更多地解释秋狝之事。大意为:
关于今年前往木兰举行秋狝,本应遵照祖宗定制,按期举行,借以肄武绥藩。但是,又不能不审时度势,酌请展缓,故今年的木兰秋狝,应该停止。这是我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并不是我追求安逸,不愿远行。各省文武官员,务应体会我的苦心,惩治昏官,奖励贤能,凡是有益于人民百姓的事,就要尽力去办,使我大清臣民共免颠沛流离之苦,以使我人民休养生息的意图得以实现。
在这道“特谕”中,道光帝不仅表示出了其爱民恤民的思想,而且还有隐含着对列祖列宗的批评味道。秋狝暂缓的决定,是道光四年正月作出的,那么暂缓到什么时候呢?特谕中没有说明,道光十七年,道光帝在又一次违背祖宗成法的行动中,才提到了秋狝的事。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重开秋狝,而是清理秋狝的驻跸之地——热河行宫,此举无疑于关闭热河行宫,停废秋狝了。这道廷寄是十二月六日发出的,其中指出:“木兰秋狝,自朕登基至今,一直没有举行过。其实,我对祖宗的成规,一天也没敢忘记,就是后世子孙也一定要遵守。只是热河避暑山庄的驻跸之地,殿宇房间,规模宏大,年代已久,难以修理。故降旨令该处总管查明修理。即使以后遇有典礼子在那里举行,也无需这么多房间。所以陈设物品,均应通盘筹划,力求简易。”
自道光的这道上谕之后,木兰秋狝的驻地——热河行宫日见萧条、冷落,往昔的繁盛景象不复存在。秋狝典礼也已是不废而废了。实际上,道光在位三十年,确实没有举行过一次秋狝大典。这个一向以“恪遵祖制”著称的皇帝,还真是干了一件违背祖宗成法的大事。
道光为何要停废秋狝呢?史料中并无具体的说明,笔者推测,因为嘉庆朝时木兰秋狝已经显现出不少的弊端,由于管理不利,木兰的基础设施屡屡遭到破坏,甚至有牧民私自放牧、打猎的现象。而且自乾隆晚年以来,木兰围场已经没有太多的猎物可供行围,嘉庆帝对此也是深有体会。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秋狝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次行围下来没有上百万两银子显然是不够的。道光帝生来俭朴,过惯了穷日子,自然不愿意掏这笔冤枉钱。因此,在秋狝形式大于实际且耗费巨资的请况下,道光帝停废秋狝也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