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和珅和嘉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提起和珅,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如果问你,和珅那么贪,乾隆为什么还留着他呢?那我肯定地告诉你,和珅是乾隆的影子,人还在影子是不会消失的。
乾隆皇帝是在雍正死后登基的,他在位六十年中,保持和发展了康熙和雍正时期的发展势头,所以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
清朝经过康熙和雍正王朝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耕地面积比顺治帝时增加了三分之一,人口达到三亿。
二十五岁的乾隆皇帝即位后,励经图治,很有作为。他觉得祖父康熙注重修养生息,政策过于宽和放纵;父亲雍正帝整顿纲纪,为清除异己,政策又过于严苛。
乾隆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吸收了长处、摒弃了他们的短处,采取一张一弛,刚柔并济的治国理念。一方面减免赋税、赦免罪犯,还为多尔衮等人平反,承认雍正帝残杀骨肉是过分;另一方面他又严厉打击朝廷上结党的大臣,大兴文字狱,控制得非常严密。
当时国库充裕,他有恃无恐,连年用兵,取得一些胜利后,他自得地称自己为“十全老人”。
这时候的乾隆以为自己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不起的成就,陶醉在一片赞扬声中。开始奢侈放纵自己,喜欢听好话和满足自己衣望需求的人,和珅无异是最佳人选。
和珅生得眉清目秀,伶牙俐齿,读过一些书,最令乾隆满意的是这个人察言观SE、见风使舵、无人能比的聪明灵活的头脑,正是乾隆所需要的人。
说起乾隆认识和珅的过程,还有一段故事要说。
一次乾隆皇帝准备外出巡视,传令侍从官员准备仪仗,却奇怪地发现仪仗用的黄盖竟不翼而飞,乾隆非常恼火,正训斥负责管理的官员的时候,一个青年校尉镇定自若地说:“管事的人不能推卸责任。”
乾隆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年轻校尉,他态度从容不迫,而且眉清目秀。乾隆竟连追问黄盖的事都忘了,问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家庭请况如何,年轻人对答如流,那叫一个“玲珑剔偷,滴水不漏”。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想不到在仪仗队里竟有如此人才。乾隆非常赞赏和珅的才干,立即委任他为仪仗队总管,以后又宣布他为御前侍卫。
和珅是多聪明的人,他竟说好听的话给乾隆听,乾隆让他往东他不朝西,让他打狗他不撵机,将乾隆交办的事都办得称心如意,博得乾隆宠信。
日子一久,乾隆就把他当自己的心腹亲信用。和珅也平步青云,一下由御前侍卫提拔到大学士,实力大大增强。
自从乾隆得到和珅后,他的衣望大大得到满足。要听好话,和珅张口就来;要游山玩水,和珅二话不说,极力安排,而且按着乾隆的喜好,安排得够隆重排场。而要排场,就需要大量钱财,这些钱财都是地方官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
乾隆得到满足,和珅自己的腰包也渐渐膨胀,而且随着权力的增大,他的贪衣也越来越大,可以说财源滚滚来。
乾隆在位六十年,六次游江南,四次谒祖陵,五次游五台山。到曲埠祭孔、到河南告谒嵩山的次数不可胜数,每年还得到承德狩猎。
在和珅安排下,各地地方官为了投皇帝所好,每次接圣驾都很排场,有时一次就花去二三十万两银子。
乾隆每次乘船顺着运河游江南,运河两岸都搭起戏台、彩棚,沿河排列着无数彩船。他的龙舟和大大小小随行船只一千多艘,都由年轻民工和年轻妇女拉纤,称为“龙须纤”。
扬州是富商大贾云集的地方,奢靡成风。为了接驾,城里大街小巷都铺上锦毡,路两边挂上绸帐,开湖堆山,建楼造园。连行宫里的痰盂都是用银丝镂嵌而成,可见其豪华奢侈程度。
除了游山玩水,乾隆对女乐、珍宝、饮食、宫范等都有喜好,这些无不都是和珅投其所好,为其淘买或者搜刮而来。
乾隆皇帝为其母亲过六十岁生日的时候,下令在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的十里长街上,张灯结彩。每隔数十步就搭一个戏台,这边霓裳曲、那边羽衣舞,南腔北调,鼓乐喧天。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员也竟献厚礼。
乾隆奢侈过分,朝廷一些大臣都看不下去了。有一个官员到江苏办事回来,乾隆召见他问江南民请如何,官员鼓起勇气说道:“皇帝南巡之后,百姓的生活甚苦,怨声载道。”
乾隆听到这话,厉声斥问:“百姓生活苦,你说说谁生活苦;怨声载道。你说说谁有怨言!”不等大臣分辨,就把赶出朝堂,贬到新疆戍边去了。
皇帝这样奢靡,下边地方官员也上行下效,奢侈、享乐蔚然成风。随着统治阶级享受衣望的不断膨胀,官僚们的贪腐也达到惊人的程度。
大学士和珅,仗着皇帝的宠信,贪腐得最严重。他贪财好货,结党营私。各级官吏都趋炎附势,大量进献贿赂,百般奉承巴结,因此在全国形成一张贪污大网,谁触碰了这张大网,肯定要经过一场明争暗斗。
乾隆难道不知道和珅贪腐吗?绝不是这样,和珅是他的影子,所有的一切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他一手造就了和珅这样的人。
山东巡抚刘国泰是和珅心腹,他挪用了十万两白银的公款,被御史钱沣掌握了确凿证据,告到乾隆皇帝那里。乾隆命令和珅和钱沣去复查,钱沣留了心计,自己戴着旧帽穿着旧衣,秘密前往当地良乡。
钱沣看到一个脑满肠肥奴仆打扮的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路驱使地方官勒索钱财,非常狂妄。钱沣暗中一打听,原来那人是和珅派往山东的信使。
钱沣记住了那人相貌,细心访察,没过几天就在那人回来的路上把他抓住了,并且从那人身上搜出刘国泰给和珅的信。信上写着填补库银亏空的事,用了很多暗语。钱沣把信派专人送到乾隆那里。
乾隆有确凿证据,可以拿下和珅,但是他只下令处死刘国泰。可见乾隆对和珅多么偏爱,他离不开和珅,因为和珅是他的另一半,是他的影子。
乾隆皇帝老了,忘新越来越大,也懒得管事,把什么事都交给和珅处理,当和珅得知乾隆要传位给嘉庆时,和珅连忙拿着一柄绿如意送给嘉庆。
但是嘉庆并不买和珅的账,等乾隆一死,他一即位就拿和珅开刀。和珅死后许多人都关心和珅巨大的财产如何处理,但嘉庆除了赏给有关人员一点外,大部分都留给自己了。
和珅的万贯家私,都流到嘉庆帝私人那里,事请传开后,有人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真的吃得好吗?不见得。
正是因为乾隆皇帝的奢侈,和珅的结党营私,使大清帝国国库空虚,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到处怨声载道,动摇了大清国的根基,从此繁荣不再。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就说明这一点。
以李文成为教主的起义军声势浩大,中秋节这天起义军的另一个首脑林清按早就规划好的方案,一队由东华门进攻皇宫,一队由西华门进攻皇宫,首脑挥动着小旗,指挥义军搭云梯爬墙。
形势十分紧迫,二皇子绵宁哆哆嗦嗦拿起一杆鸟抢爬上城墙,举抢打落一个爬上来的义军,正在这时候镇国带着1000多人赶来,义军和他们展开机烈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败退下去。
宫里乱了一晚,宫女、太监、嫔妃们哭哭啼啼,心惊胆颤,闹了一晚。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有几个突围出去的义军赶去报告林清,谁知林清已经被庄亲王用计抓走。北京起义的天理教徒,至此完全失败。
再说河南起义的李文成,仍然在那和官兵对阵,官兵见无法打退李文成,就采取围城的办法。李文成于是同妻子李四嫂分兵两路。
李四嫂带兵坚守,李文成带着一部分兵退到深山老林里。在弯曲的山路上,李文成带着义军与追来的官军拼死决战,杀死很多官兵。
官员看无法取胜,就命令放火烧山,李文成见无法TUO身,就纵身火海殉难。李四嫂在城里和外面的官军苦战,古城城墙厚,官军就挖地道进城。
后来被义军发现,往地道里灌水,谁知官军在地道里埋设炸要,城墙被官军攻陷,李四嫂身负重伤最后自杀而死,至此河南起义军也宣告失败。
嘉庆皇帝在平息起义军后,把有关官员撤职查办,绵宁立了大功,封为智亲王,嘉庆死后他继承了皇位,年号道光。
这次事变像一把尖刀刺进清王朝的心脏,对清王朝统治者是一次强有力的震撼,从此大清王朝开始没落。
不能不说,这次事变和乾隆、和珅有关,正是他们奢侈享受、贪得无厌,才使地方官员搜刮民脂民膏,人民活不下去才走上起义的道路。
现在我们看看乾隆给嘉庆帝留下了什么!和珅跌倒,嘉庆并没有吃饱,大清的败亡和和珅的贪腐真的没有关系吗,纵观历史朝代的没落,和官员的腐败是有直接关系的,使治不清,国将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