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魏征和李世民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唐朝的皇帝李世民有一个以敢于直接说大实话的臣子:魏征。李世民曾经把他比作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照鉴得失对错。那么魏征在世时凭什么就能赢得李世民如此的信任与青睐,反而在死后,太宗却大怒翻脸?
其实,在太宗的朝堂之上,可以说是人才众多:像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以及尉迟敬德、和使双锏的秦叔宝等-----这些人不是皇上的创业班子,就是长期的老朋友,还有皇上的姻亲,和他们相比,魏征可以说是相形见绌:第一,没有良好的出身或过硬的背景。他出自河北巨鹿魏氏,父亲曾在北齐做过官,当年勉强算得上个仕宦之家吧,然而世道动荡,到魏征这里,经历了连续的改朝换代、政治洗牌,魏家早已一无所有了。第二:在效命于李世民之前,他的个人信用已经非常值得怀疑。他曾先后换了五个领导!先是追随举兵反隋的元宝藏,接着改投瓦岗军李密,后随李密降唐效命于李渊,不久因被俘开始服务于另一名叫窦建德的义军首领,老窦兵败后又当上了李渊儿子、李世民哥哥李建成的谋士。这之后,他又向李建成献计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
当李世民成功地干掉李建成,坐稳龙椅之后,第一件要清算的就是魏征当年给太子建议杀掉自己的事请。他质问魏征:你当年为何对我那样狠毒,幸亏我命大啊!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该有多么紧张,魏征几乎是命悬一线,基本是逃TUO不了了的,谁知他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答道:"当日太子若是听从我的劝告,哪会有后来的灾祸!"看看,面对当今圣上,他不仅不思悔过,还理直气壮,够大胆吧?不料太宗真的很开明,宽宏大量,他并没有生气,反而赏识魏征的耿直和才华,以礼相待,拜为可以经常进言的大夫,常常向魏征咨询商议政务。
于是,魏征开始了他的直言敢谏的政治角SE定位。后妃不守规矩、太子失仪、李世民想去泰山烧香、各种各样的事请,他都违背皇帝的意愿触忌讳。虚心纳谏的唐太宗对他评价极高:"我当皇帝前,房玄龄就出个很大的力,而我做了皇帝之后,魏征也贡献了很大的力量。"李世民还把自己让女儿中的其中一位也就是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一个儿子;把魏征比做能照映出自己得失对错的一面镜子。
然而,君臣二人的关系并没有始终完美。在魏征死后,爆出了之前的太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打算造反的案子。而和此案大有很大关系的侯君集还有一个杜正轮,当初都是由魏征举荐的。保举不当,魏征都百口莫辩,甚至还有私交党羽的嫌疑。让太宗感到气愤的是:竟然还有人出面举证,魏征写给皇帝的那些奏书,统统的都留了一套副本,交给史官,想要录入国史。这么做,岂不是只求自己千古留名,而不顾皇上的面子嘛!魏征在太宗心目中的好形象瞬间不在,恼恨之下,李世民不仅令人把自己写给魏征的那篇石碑给毁掉,还不准衡山公主再嫁到魏家。
这对以独特的深厚关系著称的君臣,最终的结局竟是如此,令人不禁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