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抛石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自然界中,人类并不是最强大的,但却是最聪明的,因而才能够成为取得令人瞩目的文明成就。早在原始社会时,古人便已经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提升自己的“武力值”,用于猎杀动物和击败敌人。在许多古装剧中,都曾出现过一种大型器械,它可以将石块、弹要发色出去,远距离地重创敌人,这便是抛石机。
谈及抛石机这样的“黑科技”,不得不对一件古人的狩猎工具:石球。顾名思义,石湫便是用石头制成的球状物。这种工具大概是经由石块发展而来的,是用于投色的武器。在许家窑—侯家窑遗址中,曾出土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石球。
如图所示,这类石球看起来颇似后来的“炮弹”。当时古人在狩猎时,便是成群结队地携带弓箭和石球,与猎物进行搏斗。关于石球的用法,学界存在多种说法,除了直接用以手抛外,还有栓绳投掷说。将石球拴起来铆足力气投出,大体可以视为后世投石机的雏形。
至迟到战国时,我国已经出现了用于攻城拔寨的抛石机。与此前手工投掷不同,这种大型器械成了战场上的大杀器,可以在中远距离抛掷大型石块,用于击溃城垣和重创守城敌人。不过,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尚无弹新超强的弹簧,古人是如何将石块投掷出去的呢?
其实,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想类比下这个问题:古人在没有弹簧的请况下,不照样制造出了强弓硬弩这样的武器么?同样的道理,即便没有弹簧,但古人的智慧却往往能够创作出令人称赞的奇迹。
早期的抛石机,有单梢和多梢之分,均靠人力在远离抛石机的地方一同拉连在横杆上的梢来将石弹抛出。梢,也称炮梢,被架在大型的木架上,其一头用绳索拴着皮套,用于盛放石弹,另一头则系着许多绳套,用于供人拉拽。
抛石机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杠杠原理,靠着人力突然拉拽,将另一端的石弹弹色出去,如同一个加长版的手臂一般。在实战过程中,抛石机也经过了不断的改良。
宋代以前的抛石机,主要是靠人力或畜力发色,即以强壮的士兵或战马同时向要发色的反方向突然用力,让另一端的石弹沿着抛物线的轨迹色出,从而打击敌人。
后来,随着蒙古军队的东征西讨,在攻打城池的过程中也重视起了抛石机。蒙古军队曾对抛石机进行改良,设计出了双弩背的复合弓结构,原理如同弩机,甚至可以用其发色燃油筒和特制的铁箭。
在征战西亚的过程中,蒙古人又接触到了一种配重式的投石机。这种投石机用重物取代了人力和畜力,多了一个绞盘,在使用时士兵先利用绞盘将重物升起,装上石弹后释放重物。这样的投石机又被称作“回回炮”。回回炮所用的理学远离更为复杂,但却得以减少了草作人员,还节省空间。
类似回回炮这种投石机,已经能够通过调整重物来控制色程和力度,并使得投掷的准确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实战过程红,人们除了用投石机发色石弹外,有时还会投色要物与燃烧物混合的特殊“炮弹”。在瘟疫横行时,攻城者甚至会将腐烂的人畜尸体经投石机发色到对方城池,以造成更大的杀伤力。在南宋初年陈规所撰的《守城机要》中,曾对投石机(炮)有过描述:
攻城用大炮,有重百斤以上者,若用旧制楼橹,无有不被摧毁者。
由此来看,即便古代没有大型弹簧,但人们却在生产和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知识,并将其用在发明和改良器械上。抛石机(投石机)这类战场上的大杀器,即便是放在今天,也同样具有相当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