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解密 >
清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立宪运动 立宪派搞垮君主立宪是怎么来的
更新时间:2020-03-16 11:21

  对清朝立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906年9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慈禧太后颁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由此掀起了清末轰轰烈烈的立宪运动。这也是清廷自我救赎的一次尝试。

image.png

  载泽等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时为1906年在英国伯明翰。

  诚如我们“后见之明”已知的那样,这次立宪运动以失败告终,大清国祚6年后寿终正寝。有论者指出,立宪运动不仅没能拯救大清,甚至加速了它的灭亡。

  预备立宪的谕旨下发后,从袁世凯、徐世昌等中央大员,到张謇、汤寿潜等商界大亨,对此都是高度赞成积极参与的,为何最终落得个改朝换代呢?

  有人说清廷是假立宪,欺骗国人。从清廷推行的一些措施来看,比如行政改革、设立咨议局和资政院、推行地方自治等,说它是“假动作”恐怕难以服人。炳哥认为,清末君主立宪的流产,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个原因,是革命派和立宪派搞坏的。

  革命派反清,不论朝廷做什么尝试,统统武力推翻之,这一点好理解。就在清廷宣布预备立宪之后的两年内,革命派在中国南部掀起了一个武装反清的小高潮。相关论述已多,在此不赘述。

  立宪派搞垮君主立宪,这从何说起呢?

  当时所有人都知道,清末的政局已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而广大的官僚、地主、绅商是不会接受动荡剧烈的革命的,他们对于更为温和的君主立宪,可谓是欢欣鼓舞。一方面,汉族社会贤达可以通过议会、地方自治获得参与政治的机会;二,满洲贵族的特权可以通过宪法和议会得到制约;三,皇帝还在,无损他们心中儒家政治的最高象征。

image.png

  1906年,广西桂林公立学堂运动会,主席台横额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字:“立宪万岁。”

  说实话,君主专制已在中国持续2000多年,要由此过渡到君主立宪,三五年之内是根本难以全其功的。试问读尽四书五经的衮衮诸公,还有那些留洋归来的新人物,真的了然立宪政府如何运作吗?朝野上下都需要一个学习的时间。

  可是,立宪派对君主立宪的进程催促甚急。1908年8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立宪派不答应,于1910年多次组织请愿活动,要求速开国会。清廷没有马上答应他们的要求,但已将预备立宪期由9年缩短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先成立内阁。立宪派对清廷的让步仍不买账,坚持要求马上召开国会。1910年10月,清廷军警与立宪请愿代表僵持,几乎酿成血案。

  1911年5月,中央在仓促之间成立内阁。13名内阁成员中,汉族官僚仅占4名。立宪派傻眼了,说好的分享权力呢?说好的制约皇族呢?他们提出的要求屡屡得不到满足,于是也就对朝廷失去了信心,等到当年10月辛亥起义,也就一窝蜂占到了革命派一边。

  立宪派促进了清末立宪的开展,最后又亲手将这一前所未有的尝试埋葬。

image.png

  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山东威海的士人聚会庆祝。

  第二,清皇室自己作死,不放权。

  1908年8月27日,清廷颁布立宪的重要文件——《钦定宪法大纲》。这一宪法文件有其进步新,比如规定了臣民的权利,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财产权等不受侵犯。但在最关键的“君上大权”部分,有十四条,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皇帝。解散议会之权、用人之权、军权、司法权、外交权等等,全部系于皇帝一人之手,议会完全就是一橡皮图章。

  这无疑是一次君权的宪法化,也是君权的一次强化。所以,梁启超评价这个宪法大纲是“吐饰耳目,敷衍门面”。

  上文提到的“皇族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也是清廷不愿与汉族士人分享权力的一个鲜活例证。

  辛亥革命发生后,1911年11月3日,清廷再次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按说,在此存亡危急之秋,只要能保证江山不变SE,清廷应该做出重大让步,尽量满足立宪派的所有要求。但是,在这一宪法新质的文件中,皇帝的权力也只是让渡出一小部分,仍强调“皇帝神圣不可侵犯”。更致命的是,它对臣民的权利只字未提。显然,它没有引起立宪派的兴趣。

image.png

  1906年,戴鸿慈、端方等在芝加哥考察宪政。

  第三,从根本上说,中国没有“虚君”的传统,难以搞成君主立宪。

  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上,皇帝的生命和尊严,来自那至高无上的权力。著名历史学家秦晖认为,臣民之所以尊重皇帝,是因为畏惧“法、术、势”,是因为皇帝草持着生杀大权。一旦皇帝的大权被分解或者旁落,这个皇帝就面临着新命之忧。

  别说外姓人来抢宝座了,就是宫廷内弟杀兄、子弑父的血案,在中国历史上不也是所在多有?所以,中国古代的皇帝不能不把权力尽可能集中在自己手中,绝不敢当虚君。

  英国、日本等能够实施君主立宪,与这些国家尊重虚君的传统有关,它们的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不掌握实权的君主。

  清末的摄政王载沣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亡国之际仍不愿让渡权力。他很自然就会想到历史上的那些场景,没有了权力,谁还会尊敬皇帝?皇帝的新命何存?

  君主立宪失败后进入共和时代,中国一度实行责任内阁制,结果如何呢?进京组建内阁意衣出任实权总理的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则又搞出个“府院之争”。可以说,由于强大的传统,虚君实相的制度并不适合中国。

关键词:清末,起了,轰轰烈烈,立宪,运动,立宪派,搞垮,君主立宪,怎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元朝究竟是被谁推翻的?真的是朱元璋吗?
  • 薛绍身为太平公主的丈夫 武则天为什么还要杀薛绍
  • 大军压境楚国使者讲笑话退敌?这才是优秀的使者!
  • 郭璞:东晋最牛风水大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慈禧宣战究竟是有实力还是乱弹琴 清朝真的有实力和列强对抗吗
  • 文景盛世的最大受益人是谁 百姓仅仅混个温饱而已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