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朝太监冯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从来不乏权倾朝野的宦官,他们站在离天子最近的位置,借着便利条件迅速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此时,早已无法尽人事的太监们无法追求寻常人的生活,只能将目标瞄向财富和权力,明朝太监冯保就是其中典型。
冯保是明代一个颇有争议的“太监政治家”。他从嘉靖年间入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朝。起先因书法出众受到明世宗赏识,当上秉笔太监。之后,又凭借与明神宗的特殊关系提督东厂。可以说,他用一身聪明颖悟通权变达的本事,在大明朝的政治舞台上混得风生水起。
冯保曾与重臣张居正联合导演了一出王大臣案,在搞垮了高拱后,两人成了同一条利益线上的蚂蚱,也成为宦官集团与当朝权臣之间经诚合作的典范。与其他权倾朝野的太监不同,冯保不但在权力上有着野心,自身还有着罕见的才华,可以说,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冯保的文学素养很高,又十分善于弹琴和制琴,还深谙收藏和鉴赏之道。用句现代化来说,冯保有着十足的文艺范。起初,朱元璋特别规定太监禁止读书识字,可是,到了万历年间,这条制度早已废止,所以,也就有了自学成才的冯保。
不同于历史其他时期太监都是靠着谄谀献媚发迹,冯保可从来不拍万历皇帝马匹,相反,万历皇帝甚至有些惧怕身边这位太监。
那么,为何二人会有如此微妙的关系呢?
原来冯保与万历之间并不只是单纯的主仆,还是老师和学生。冯保在万历年少时期负责监督小皇帝读书,平日里对其非常严格,从来不会因为万历的皇帝身份放水,每天太阳还没出来就从宫里接皇帝出来上课。万历年幼贪玩本属正常,但是,只要冯保出现在视野里,万历会立马端正坐姿,装模作样的开始读书。
某次,万历皇帝喝高了,借着酒劲调戏宫女,还割下了两个宫女头发,以此为乐,冯保得知此事后立即上报太后,太后大为光火,甚至说要废掉万历的帝位,命万历跪在殿前几个时辰才算罢休。皇帝因此对冯保、张居正怀恨在心。
如:内阁产白莲花、翰林院有双白燕,张居正弄来给皇帝赏玩,冯保派人对张居正说:“皇帝年幼,不应该用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使皇帝贪玩。”又能约束其子弟,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京中百姓也觉得冯保此人不错。
在明朝史书中,曾评价冯保是一个“识大体”的太监。事实证明,冯保的所作所为足以让他配得上政治家的称呼。
自从掌控了整个内宫,冯保竭尽所能支持张居正推行的各项政策和经济改革,从某种意义上造就了大明朝较为富裕的十年。
某次,冯保的侄子冯邦宁借着叔叔的名义醉酒闹事,张居正了解请况后通知冯保,盛怒的冯保六亲不认,命人将侄子拉来打了四十大板才了事。虽说如此,但人无完人,冯保自然不可能没有弱点,恃宠而骄和贪污敛财使冯保最终犯了大错堕入深渊。
因为,冯保深受太后信任,又与当朝重臣张居正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到了后来,朝廷中的政务甚至到了“只要不是经冯保口中传达的圣旨大伙都不敢照办”的程度。万历皇帝虽然昏庸,但却并不糊涂,冯保在朝廷的威势已经到了让自己无法容忍的地步,加上,冯保与张居正的关系太近,张居正平日对自己太过紧B,这两人简直成了万历皇帝心中的大患。
万历皇帝登基后的第十个念头,张居正病故,早已在压抑中沉默许久的万历皇帝此时终于等到了爆发的机会。张居正虽已亡故,但万历皇帝仍派人将其抄家,至于活着的冯保,万历也将其贬职,并安排到南京守灵种菜。
当时,正赶上璐王大婚,朝廷在国库中凑来凑去居然没凑够珠宝礼金,万历皇帝恼怒万分,直接表示:“这么多年官员向朝廷进献的金银珠宝,全都被张居正和冯保中饱私囊了!虽然已经将他们抄家查处,但根本没有搜查干净。”
传言,冯保在动身前往南京守灵时,带着几十号家眷,和一辆装满辎重的骡车。
之后,冯保“谪死于南留都,葬于皇厂。林木森然,巍峨佳城……”明朝史籍中并没有表述冯保最终的结局,传言冯保在抵达南京后万历皇帝念及旧请并未对其痛下杀手,所以,冯保又得以多活了三十几年。
这个下场对于曾经在政治风浪中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善终了。
曾有人说:张居正与冯保在对待皇帝的态度上做得太绝了,他们只做到了严于律人,却并未做到严于律己,皇帝随便犯了小错就被骂得体无完肤,二人却在背后堂而皇之的大搞贪污腐败,最终,落得此番下场也在请理之中。
其实,万历皇帝并未意识到,十年盛世完全是由于张居正和冯保“里应外合”所致,二人的巧妙配合加上皇太后的支持使国家处于不断发展的良新循环中。随着张居正和冯保的垮台,大明朝失去了续命散,再难出现力挽狂澜的人物,所以,苟延残喘的朱家在七十年后失去了天下。
参考资料:
『《明史列传第一百一》、《酌中志·卷五》、《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