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皇族硬汉赵不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靖康之变,是宋朝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节点。靖康之变不仅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而且开创中原王朝被北方游牧部族灭国的先河。同时,靖康之变也是一块人新试金石,“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人新的忠间善恶,在此次国破家亡的事件中暴露无遗。
世人皆知北宋武备不振,泱泱大国却一直被周边游牧部族在军事上全面压制。殊不知,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北宋皇帝一直采取“重文抑武”的畸形国策产生的恶劣后果,而并非是北宋武将的锅。平心而论,北宋武将的综合水平比之其他朝代并不弱。
北宋开国以来,周边国防形势一直非常紧张,先后处在辽国、西夏、金国的包围环绕之下,战事频繁而机烈,催生出一大批忠勇无匹的名将,在靖康之变中,王禀坚守太原之战、陈遘坚守中山之战,都是战斗至最后一人,凛凛英风千载之后仍然让人动容。
不过,与这些忠臣义士比起来,北宋皇族作为宋朝的主人,整体表现却十分差劲。宋徽宗先是做出联金灭辽的错误决策,自毁屏藩,接着又在金国人的凶猛攻势前惊慌失措,临阵TUO逃,不由分说把锅甩给儿子宋钦宗。
宋钦宗的窝囊劲儿比起父亲也是不遑多让,面对金兵进攻,心虚胆怯,时战时和,游移不定,坐失良机,导致金国兵临汴京城下。即使到此时,北宋形势依然大有可为,名将种师道种师中指挥的数十万经锐“西军”,完全具备与金兵抗衡的实力。宋钦宗却一味息事宁人,畏惧战争,连连犯下重大失误,导致北宋彻底国破家亡。
赵匡胤开创的大宋江山,就这样败在这两个不肖子孙手中。这两个家伙为了保命,窝窝囊囊地屈膝投降金国,成了金国人的战俘。不过,赵宋皇族中也并非都如此不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在三千皇族成员中,也出了唯一的一个硬汉,用生命保住大宋尊严。
此人名叫赵不试,《宋史》记载,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六世孙,正儿八经的龙子龙孙。赵不试虽是皇室宗亲,但从小就胸怀大志,不甘于像其他皇族成员一样当一个寄生虫。他苦读诗书,硬是靠自己的能力在政和七年三月考取进士,名列第一,宋徽宗亲自赏赐他玉带以示嘉奖。
后来,赵不试历任承事郎、国子太学正、国子博士,权通判泾州事,所到之处奉公廉洁,爱惜民力,兴修水利,以保国安民为己任。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赵不试入相州任通判,来到防御金国的前沿阵地。
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中,赵不试临危受命,升任中散大夫、判相州相州军州事、沿边经略安抚使、保和殿学士,主持相州前线抗金战事。他身先士卒,带领军民整修城池,日夜坚守,屡屡挫败金兵进攻。
汴梁城被攻破后,中原州郡几乎全部陷落,赵不试困守的相州成为一座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孤城。但赵不试依旧心如铁石,多次拒绝金兵招降,决心死守到底。但经过一年多的围困战,相州城内粮草耗尽,人心开始动摇,“州久被围,军民无固志”,很多人密谋投降。
赵不试眼看大势已去,决心以死报国。他先派人与金国谈判,表示愿意投降,但金兵以保全一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在确保百姓无恙后,赵不试“纳其家井中,然后以身赴井,命提辖官实以土”,让部下把他全家大小埋在井中,以这种壮烈方式以身殉国,用生命为大宋保住最后的尊严。更多宋朝历史逸闻,尽在《细说大宋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