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清朝乾隆皇帝执政时,虽然政治、经济空前繁荣,但朝廷中的贪官却也不少。比如乾隆四十六年的“甘肃冒赈案”,严重程度甚至让乾隆为它两次修改律法,一度震惊全国。
通过这个案子,乾隆才认识到朝廷的贪污腐败有多么严重,随即展开治理。但即使这样还是不能把这种风气彻底铲除。
根据记载, 就在甘肃冒赈案平息后不久,又发生了一起和它有着直接关联的大案子,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甘肃冒赈案审理结束后,当事人王禀望的家产被全部抄送上报了。但是乾隆在检查这些赃物的时候,发现大多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和王禀望贪污的三百万两数目完全对不上号,便起了疑心。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接替王禀望位置的新任布政使国栋进京觐见,乾隆着重问了这件事请,国栋却并未第一时间呈上抄家物品的具体名目。
后来,乾隆又在热河召见了三名参与过查抄王禀望家产的官员,询问个中细节,谁料这三人也是含糊其辞说不清楚。乾隆觉得当中必有蹊跷,立刻便下令让新上任的浙江布政使盛柱暗中察访。
同年九月,盛柱上奏说查抄过程中的确有隐瞒现象。乾隆当即把原浙江粮道王站柱撤职审问,又命令闽浙总督陈辉祖彻底查清此案。
陈辉祖当初就是负责查抄王禀望的,但乾隆却对其很是信任,他派陈辉祖协助阿桂调查此案时,还曾说过“陈辉祖深受朕恩,必不肯同流合污”。
幸亏乾隆撤职王站柱时,是派户部侍郎福长安和刑部尚书喀尔阿前去传旨的,才没让这个案子成为悬案。福长安抵达浙江后也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抄家时丢失的财物和陈辉祖本人TUO不开关系。
消息传回京城后,乾隆连下四道谕旨。一是将陈辉祖革职提审;二是让福长安暂时担当总督巡抚;三命阿桂往办案;四是革职国栋,一并送到浙江审问。
这四道谕旨刚刚下达,陈辉祖知道大难临头,连忙上奏。他称自己在查抄王禀望家产时,国栋怂恿自己把那些宝贝折换成银两。这一来就是把责任都推给国栋,企图以受人指使的形象蒙混过关。
不过乾隆一下就看穿了他的伎俩,并且下达一道长谕驳斥陈辉祖。其实查出陈辉祖有贪污行为,对于乾隆自己来说也是很心痛的,说了这样一段话“世受国恩,最为深重,何至丧良无耻至于此极。王亶望所为,系明火执仗,而陈辉祖竟是小人之所为。”
因为陈辉祖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陈大受当年做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个个都是肥差,而且一辈子为官清廉,政绩出SE。所以陈辉祖一当官就被招进了户部,起步的官职就不低。
背负着那么大的期望却做出这样的事,就等于在打乾隆的脸。
至于被派往浙江办案的福长安和阿桂被,乾隆批评以后办事效率立马就提高了,很快就把财物转移的各种记录全部上奏给了乾隆。乾隆起初念在陈辉祖犯下的罪比王禀望轻些,只判了秋后问斩。
次年二月又发现陈辉祖导致地方粮仓也有亏空,罪无可恕,改判自尽以警示其余官员。至此,这件前后审了一年的案子才算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