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其实只要了解一下孙皓的身世,也就不难理解孙皓为何会如此残暴了。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是孙权第三子孙和的儿子。从血脉上来说,孙皓是正儿八经的东吴帝室之胄。不过从法统上来说,孙皓继承大统却有些“说不过去”,因为他的父亲孙和是东吴的“废太子”,这个标签等于宣告他们这一脉的政治生涯已经提前结束了。
而这一切,和孙皓的爷爷孙权有很大关系。
孙权有7个儿子,其称帝后立长子孙登为太子,不过孙登没过几年就去世了。这时,再从自己的儿子中选择一人立为太子就成了孙权必须解决的头等问题。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按照当时的惯例“嫡长子继承制”来草作就行了。不过孙权当时没有立皇后,也就不存在嫡子一说了。
这也好办,既然没有嫡子,那就选年长者立之。而当时孙权的次子孙虑早已去世,所以老三孙和就成了最佳人选。太子孙登也知道这个道理,他在临终前上书给孙权,也建议孙权选择孙和立为太子。
孙权十分疼爱孙登,所以很重视他的意见。于是在242年,也就是孙登去世的第二年,孙权就册立孙和为太子。也正是这一年,孙和的长子孙皓出生了。
孙和储位刚立,又生下儿子,可谓双喜临门。但现实却很残酷,孙和这个太子当得那是非常非常难受。因为他的生母王夫人和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因嫁给权臣全琮被称为全公主,步练师所生)不和,而他的四弟孙霸则非常不服气他这个太子,妄图取而代之。
按理说,孙权既然册立孙和为太子,就应该在孙和受到挑战的时候尽力维护孙和的地位,不过孙权却没有这样做。
在全公主的设计下,孙和的生母王夫人被孙权所厌恶,最终忧惧而死,孙和因此受到极大打击。另外孙权对孙霸的待遇也一点不比孙和差,对于孙霸对孙和的挑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孙和内心有多么失落,可想而知。
孙权这样做,朝臣自然也分为两派,于是爆发了“二宫之争”。这场斗争持续了十多年,于是东吴分裂为两个派系,彼此攻击斗争,党争不断。
最终的结果孙权于250年废掉了孙和,赐死了孙霸,改立幼子孙亮为太子(孙权立孙亮为太子,全公主从中出了很大的力,因为孙亮的妃子是全琮的侄女)。而许多重臣也受到牵连而死,比如丞相陆逊、朱据等等。
而此时的孙皓只有8岁,在他刚涉人世的这8年时间,可谓是尝尽了人间冷暖,这对他的新格有很负面的影响。
孙和遭废后先被软禁起来。两年之后,行将就木的孙权或许是良心发现,改封孙和长沙王,把他们一家子打发到长沙,算是对他们的保护。
几个月后,吴大帝孙权驾崩,孙亮继位。
孙权临终前以诸葛恪、孙峻、滕胤为辅政大臣。诸葛恪是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儿子,也是孙和妃子张氏的舅舅。
如果诸葛恪得势的话,孙和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但是诸葛恪却在253年被孙峻除掉,满门抄斩。彻底失去靠山后,在孙峻的B迫下,孙和同张氏自尽。
父母双双自尽而亡,此时的孙皓只有11岁。杀父杀母之恨,让仇恨的种子早早就在他的内心埋下。想必孙皓只有一个念头——复仇。
当然,要想复仇,孙皓首先要在残酷的政治环境下生存。好在年幼的孙皓被父亲的妾室何姬收养,给了他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
258年,孙亮被废,孙权的六子孙休继位。孙休和三哥孙和的关系不错,因此他刚登基就想起了孙皓这个侄子,封他为乌程侯,这对处于低谷的孙皓来说是人生巨大的转机。
264年孙休暴毙,因孙休诸子年幼,而东吴和曹魏在交州展开拉锯战,需要一位年长之人继位来安定局面,濮阳兴、张布等权臣便拥立孙皓为帝,此时的孙皓只有23岁。
由废太子之子到东吴皇帝,孙皓的人生可谓一波三折。
在刚继位之初,孙皓毕竟初来乍到,朝廷很多请况莫不准,他便小心谨慎,励经图治,不仅轻徭薄赋、救济穷困,还俭省宫内开支,很快“当时翕然称为明主。”
有了名望之后,孙皓的位子逐渐稳固。但父亲孙和的遭遇和他年幼的经历,让他始终缺乏安全感,无法信任周边之人。特别是拥立自己的权臣和孙休所生的儿子,这对他帝位的稳固是极大的威胁。
登基两年之后,孙皓便除掉了拥立他称帝的濮阳兴、张布。然后,又诛杀了孙休的两个儿子。此后,孙皓便一改当初勤政爱民的样子,广建宫宇,沉M酒SE,滥施挖眼、剥皮等酷刑,最终把东吴江山基业断送,成为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