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朱高煦的造反的动机那就要说说朱棣的两个儿子了。驻地的两个儿子分别是朱高炽和朱高煦。据说朱高炽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皮症,是一个瘸子,而且体态臃肿,不像他的兄弟,朱高煦颇有些朱棣的感觉,长相英明神武。两兄弟各个方面都差别非常大。朱高炽宽厚老实,仁后慈爱。而朱高煦和朱棣非常像,好勇斗狠,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靖难的时候,成祖朱棣还对朱高煦说了长子体弱多病这张空头支票。
但是试试不如人愿,在夺储之战中,朱棣聪明反被聪明误,失败后被分配到北平旁边。朱棣这一招非常高明,把朱高煦分到天子脚下,一旦造反,立马就能发兵攻打,朝发夕至。后来的历史发展也确实印证了朱棣的担心。虽然在夺储之战中失败的朱高煦并没有死心,他在等一个机会。
朱棣和他父亲朱元璋的各个方面都很像,除了两个人的杨眼光。在留给太子朱高炽的托孤大臣这方面,就比朱元璋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当时的太子党中就是多亏了杨士奇的草纵才使得朱高炽和朱高炽的儿子朱憺基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而两次错过合法继位的朱高煦忍无可忍,终于打算走他爹造反的这条老路。但是朱高煦不是朱棣。朱憺基也不是建文帝。
朱憺基在听说了朱高煦要造反的时候,并没有打算直接派兵攻打,而是选择了派使者前去和朱高煦和解。但是朱高煦就应了一句话叫,给脸不要脸。死到临头的鸭子,就是嘴硬。无法无天,向南而坐,大有自己就是天子的做派。忍无可忍的朱憺基只能御驾亲征。得知皇帝御驾亲征消息的朱高煦才发现,自己身边原来没有一个人想要帮助他,这时候颇有自知之明的朱高煦一点抵抗都没有,立马出城投降。喜剧演员朱高煦用它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后世一个造反的反面教材,父子俩的相同行为真的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给这出闹剧画上了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