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解密 >
古代的城墙是用什么建造的?为何能百年不倒?
更新时间:2019-12-13 03:17

  古代的城墙是用什么建造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原料为石灰和硅酸钙,水泥在建筑上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沙、砾混合形成混泥土来使用。

image.png

  1357年,明朝谋臣朱升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觉得言之有理,因而采纳,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便下令普遍筑城,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历经28年,于明洪武廿六年(1393年)完工。

  其次,城墙也用了“混凝土”,古时候当然没有水泥和混凝土了,但是也是有粘合剂的,那就是糯米。糯米在熬成汤后混入沙土、石灰就成为了超强粘合剂。

  于是他实行了追责制度,他要求在每块砖上都要写上制造者的名字,如果哪块砖出了问题,不仅是制造者,当地官员全部都要担责任。

image.png

  他想了一个绝招,实名认证,每个板砖上都要签名,不仅是修筑城墙的民工,包括他的上级负责人和他所属的地方官员都要留下印记,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到时就直接顺藤莫瓜找到事故责任人,最严重可致杀头。

  当时朱元璋为了防止监工不尽心尽力,还做了分工包干的规定,自己偶尔去巡视,一旦看见哪段城墙轻微凿开不是纯白SE的(不是纯白SE就说明糯米砂浆不纯净),当场就要把造城墙的人和监工一起塞城墙里埋了,绝对不手下留请。

  修建明朝城墙,不仅动用了十分巨大的人力,而且所用城砖数量也相当可观。据统计,参与修筑城墙的民工达到了20万之多,而用掉的城砖多达3.5亿。城砖是城墙的主体构造,城砖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城墙的防御能力。因此,为了保证每一块城砖的质量,朱元璋使用了一项制度,质量责任到人制度,包括配套的奖惩措施。

image.png

  在明朝建筑行业一块还有一个小小的潜规则。建筑工程完成后开发商会把该发的薪水换成铜钱,随后将铜钱向墙缝里面塞,最后剩下的铜钱便是工人们的工资,在这样的请况下工人们无不尽心尽力。

  正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积淀,铸就了我们的民族脊梁,让老祖宗的建筑扛过千百年风雨和战争的考验,把华夏建筑文明的辉煌风貌,稳稳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当然,也让很多今人汗颜啊!

关键词:古代,城墙,什么,建造,为何,百年,不倒,古代,城墙,什么,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乌拉那拉氏生前享受皇后待遇,死后没有地宫
  • 清朝历经五朝的妃子,恒嫔最后结局怎么样?
  • 她是乾隆继后唯一的儿媳,养在宫中六年才嫁人
  • 明清奇案之“雁尾子”的骗术!乾隆年间的这个人是怎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古代圣旨中的钦此是什么出现的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 古代很多东西都可以造假 为什么没有人伪造圣旨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