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郑庄公。
话说,郑庄公作为郑国第三代君主,恰巧碰到了周王室东迁洛邑,逐渐走向没落。而占据中原优势地理位置的郑国,野心勃勃的郑庄公便开始了他的争霸之路。
上一篇笔者分析过郑庄公自上任以来,心知母亲武姜和弟弟段叔有谋逆之心,便采取了衣擒故纵的策略,一方面是将段叔分封到京这个姬氏郑民的聚集地,另一方面又等武姜和段叔集齐了所有反对势力,并且暗自准备好随时打击,这才一举将武姜和段叔为首的分裂势力全部肃清。
这第一步加强了国内的统治之后,随即着手准备向外扩张。当时名义上属于周王统治的诸侯国,共131个,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江汉流域。在黄河中下游的有郑、宋、卫、齐、鲁、曹、许、陈、蔡及燕等国,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之地及河北部分地区;在黄河上游的有秦、晋、虞、虢等国,约为今陕西、山西两省之地;在江汉流域的有楚、随、申、息、邓、徐、巴等国,约为今湖北、安徽两省之地及川东地区。
此外,在名义上亦不属于周王统治的,还有许多戎、狄族的国家。与燕相邻的有山戎,与晋相邻的有赤狄、白狄、长狄,与秦相邻的有骊戎、西戎、犬戎等十余国,已进入中原的,有居于今河南洛阳东南一带的伊洛之戎、姜戎和陆浑之戎等。
当时各国疆域都很小,大国不过方百里或几百里,人口也较稀少。黄河中下游地区,习惯上称为中原地区。这个地区的国家,多半是西周及夏商王族的后裔,是文化的中心,经济也最发达。
中原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为郑、宋、卫、齐、鲁五国。郑庄公认为齐、鲁距离较远,对自己的威胁不大,因而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竭力联合齐、鲁,共同对付邻近的宋、卫。
从平定共叔段之乱的当年至庄公去世的21年中,郑国对外作战共18次,主要以宋、卫为对手,其中11次是进攻别国,7次是别国来攻,大半以上的作战都获得了胜利。
较大的战争共有6次:周桓王二年(前718年),在制北大败卫属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军;六年,大败来犯的北戎军,并全歼其前军;七年,在戴(今河南民权东)全歼宋、卫、蔡三国联军;八年,与齐、鲁联合攻占许国,(今河南许昌东)并大败宋军。特别是桓王十三年(前707年),在繻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将周桓王姬林亲率的周、蔡、陈、卫联军击败,并色伤姬林,使周天子威信扫地,为大国争霸打开了局面。次年,又出兵援齐,大败北戎。
此时郑庄公的图霸事业达于顶点,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最强国家,历史称为郑庄公小霸。但公元前701年,郑庄公一死,郑国的霸业也到此为止了。为何郑国不能继续称霸,这是咱们下一篇要分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