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诸葛亮一死为什么司马懿再也不打蜀国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的历史大家都很清楚,诸葛亮北伐,司马懿率军与他对峙,不久诸葛亮病逝。这对魏国和司马懿来说是个攻打蜀国的好机会,然而司马懿却一直没有行动。
司马懿想放弃攻打蜀国吗?当然不是。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曾追击过蜀军,但无收获,就班师回朝了。后来,司马懿又向魏明帝提出攻打蜀国的建议,可见司马懿是很想攻打蜀国的。
但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司马懿一生都没有完成伐蜀的心愿。
1.东吴的牵制
司马懿提出伐蜀的建议,但是魏明帝不同意。魏明帝为什么不同意呢?
因为诸葛亮去世后,东吴派军北伐攻打魏国。此时,魏国要与吴国开战,分身乏术,没有兵力再去攻打蜀国。虽然,东吴半道退走了,但是攻打蜀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
七年后,东吴再次发兵攻打魏国,司马懿请战,经过二年的征战,才打退了吴军。然而长年征战,魏军的粮草已尽,而且士兵数量锐减,将士疲乏,无力再攻打蜀国。
司马懿考虑到魏国长远的发展,不宜再打仗,于是开始休养生息,并命邓艾主持屯田。
所以,司马懿没有攻打蜀国,是受到了吴国的牵制。
2.平定辽东之乱
第一次魏吴战争后,辽东地区出现了叛乱,公孙渊自立为燕王。魏明帝十分恼怒,派司马懿率军出征。
由于公孙渊的粮食少,司马懿采用围城猛攻的方式,B公孙渊突围,最后公孙渊战死。用了一年的时间,司马懿平定了辽东的叛乱。
这次辽东叛乱,虽然没有给魏国构成大的威胁,但是也牵扯了司马懿的经力和时间。攘外必先安内,当魏国内部出现问题时,司马懿是不可能去对外发动战争的。
所以,司马懿没有攻打蜀国,是被魏国内乱,打乱了计划。
3.与曹爽争权
内乱平定后,司马懿本来可以考虑对蜀作战的,但是不久,司马懿与曹爽又发生了权力斗争。
因为,此时魏明帝去世,曹芳继位,由于曹芳年幼,司马懿和曹爽成为托孤辅政大臣。两个托孤大臣互相不服,为了自身利益开始了权力的斗争。
曹爽想立威,要攻打蜀国。司马懿却不同意。他认为蜀国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农业、军事都得到一定的恢复。
而魏国这几年,和吴国的两次战争,在加之内部出现叛乱,使国力严重损耗,如果此时再战,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百害而无一利。
但曹爽不听,仍然派大军攻蜀,结果被蜀军截击了,战败而回。曹爽不仅不反省自己的行为,还干涉朝政、开始专权。
于是,司马懿就装病,曹爽以为司马懿无力与自己抗衡,便不再防范司马懿。司马懿见时机成熟,当机立断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铲除了曹爽及其党羽。
没有了曹爽,司马懿在魏国一人独大,可以说是权倾朝野。按理说,此时伐蜀正是时候。但是他还是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
因为司马懿此时已经70高龄,身体远不如从前壮实,灭蜀国的事请只好留给他儿子去完成了。
所以,司马懿没有攻打蜀国,是身体状况不允许。
综上所述,司马懿一生只看得起诸葛亮一个对手,他一生都想完成攻打蜀国的心愿。然而,事与愿违,每一次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致使他无法去实现这个心愿。
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人间之事,就是如此难以预料。
当然,计划与变化的问题,不仅仅只是存在于历史中,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事请也是屡见不鲜的。
比如,你可能喜欢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当你鼓足勇气去表白时,对方已经有了男朋友。
比如,你原计划周末全家去郊游,可是到了周末,公司却要求你加班。
再比如,你的孩子成绩一向很好,却在升学考试时,生病了,因此没有发挥好,而与重点学校失之交臂。
曾国藩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看,曾国藩这样位高权重之人,都感慨人生不如意;司马懿这样深谋远虑的人,也同样无法如愿以偿。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
如果,我们因为各种不可抗力,而无法实现心愿时,也不必耿耿于怀。当事请无法改变时,我们可以选择接受结果,虽然这件事请做不成,但还可以寻找下一个机会。
所谓成熟,不是每一件都能做好,而是当做不好时,能学会接受遗憾,因为它是人生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晋书·帝纪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