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憾。说到三国时期最有智慧、最神机妙算的人,大家都会想到诸葛亮,可就这么一个人,偏偏没能斗得过司马懿,从他们两人的结果来分析,司马懿才应该是真正的大才,因为他抓住了诸葛亮的弱点,笑到最后。
当然,因为传统印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诸葛亮是正统奇才,司马懿是侥幸的间才。这主要跟戏曲演义、民间文化有关,人们总是憎恶扬善,非此即彼,诸葛亮的形象显然要比司马懿光明高洁得多,不过小编要说,其实这正是诸葛亮输给司马懿的一个地方。
诸葛亮太爱惜自己的名声了。他凡事小心谨慎,不想出一点儿错,所以北伐时从来都是走最安稳的道路,兵家的奇谋,诸葛亮也不敢轻易采用,比如魏延曾经提出过的“子午谷奇袭”,就被诸葛亮多次否认了。不管怎么没有希望,诸葛亮也不肯DU一DU。
如果DU输了,输的不只是一场战争,还有他身为蜀国丞相的威望,还有史书上的声名,还有他的自尊心。反观司马懿,脸面这种东西对他来说显然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后来他能把自己演成一个满身丑态的病人,骗过了曹爽的眼睛,夺取了曹魏权力。
诸葛亮北伐一直失败,司马懿以17个字对他的评价,就总结出了原因:“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意思是说,诸葛亮这人啊,志向是挺大的,可不能正确的见机行事,谋略很多,决断却很少,喜欢带兵,权力又不稳固。
所以他“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司马懿信心满满,字字到位,真就把诸葛亮的失败原因说偷了。诸葛亮从227年第一次北伐,到234年病逝五丈原,前后8年的时间里,多次与司马懿正面杠上,司马懿不了解他,还有谁了解?
一出《隆中对》,诸葛亮大才的名气传遍天下,指点江山、分析形势他确实有一套,可是落到现实中的桩桩件件,却总是多谋少断,因此常常错过合适的时机。再就是,诸葛亮自己太厉害了,衬托得其他人都黯淡,因此蜀国的君主刘禅,也有几分忌惮他。
所以诸葛亮北伐时,刘禅还会因为这点怀疑就把他叫回去,正合了司马懿说的“好兵而无权”。大后方都不能稳定,诸葛亮想施展,就总是受到束缚。所以诸葛亮的形象再完美又如何呢?这些弱点他不能克服的话,注定会输。比较之下,你觉得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