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1955年的大型授衔仪式当中,中央军委根据建国之前诸位革命前辈的功过大小,授予了与之相匹配的职位。从开国元帅到开国上将、中将、少将等,偷过许许多多历史走过而留下的斑驳印记,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那段特殊岁月的味道。
事实上,除去抗战时期所彰显出来的英雄事迹,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批英雄人物之于国家建设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大批有思想、有觉悟、有才干的开国上将,在建国之后组织所赋予的新职位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便是唯一担任过国防部部长的开国上将。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出身于四川达县的开国上将张爱萍。
通过对张爱萍参军入伍的军事履历进行梳理,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战争时期的张爱萍似乎并没有创造出一些十分卓越的功绩,至于在此期间所担任过的众多军职,也缺乏至关重要的角SE。
在红军时期,张爱萍是小小的政治部主任,虽然其后曾经接替牺牲战友做过师长的职位,不过却没能持续很长时间。等到解放战争时期,张爱萍军职上升,成为了华中军区的副司令。要知道,此时的张爱萍近似于达到了自己战争时期军职的巅峰,几乎与同时期同为华中军区另一副司令的粟裕齐名。
但是,建国之后,张爱萍却一跃成为了国防部部长的不二人选,这件事请从侧面也反映了张爱萍此人领导能力的高强。毕竟,前几任国防部长都是个顶个的开国元帅,他们分别是彭德怀、林彪、叶剑英和徐向前。与此同时,粟裕、刘亚楼等人只担任过副部长。
而您或许不知道的是,张爱萍此人对于我国“两弹一星”技术的研发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早先,负责主持国防科委工作的张爱萍,在众多科学家的专业技术支持下,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搞得风生水起。
可是,好景不长,很快,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便这顺理成章的一切打的粉碎,在残酷的迫害威胁下,许多人纷纷选择了沉默或者退出,只有张爱萍始终冲在一线,敢说真话,愿做实事。
而也正是张爱萍身上的如此特新最终得到了叶剑英元帅的赏识,为了支持张爱萍的科研事业,叶剑英元帅甚至顶着压力,冒着巨大风险,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公开发声道,“张爱萍的事请我支持,出了问题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