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结构重整,众多士族(旧武士)失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各地陆续出现士族叛乱事件。明治七年(1874年),九州岛发生佐贺之乱,虽然仅十余日便被弭平,但日本政府为安抚反抗意识最强的萨摩士族,以及下野隐居的西乡隆盛,故特意任命西乡从道为中将台湾蕃地事务局都督,买了两艘商船装上炮冒充军舰来运输,领兵三千余名前往台湾南部攻打原住民部落,并企图建立殖民地。日方史称“台湾出兵”(中方称为牡丹社事件)。
当西乡从道与部队在长崎港待命时,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各国表示反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并且禁止本国租用船只给日本,日本政府因此下令暂缓出兵。但西乡从道说:“延迟出兵将会有损士气,如果政府强行阻止,我愿退还天皇的全权委任敕书,以贼徒之姿直捣生蕃的巢B,绝对不会累及国家!”同在长崎的大藏卿大隈重信苦劝不成,只好电告中央:“士气强盛,其势难止。”西乡从道随即命令部队陆续出发,而他的行动后来获得中央的追认。此举史称“西乡大暴走”,成为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原型,亦即军事的先行和政治的追认。
结果
日军于该年五月在社寮(今屏东县车城乡社寮村)登陆,攻击以牡丹社为主的原住民部落,随后在龟山(今车城乡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附近)长期驻扎。中国对此随即提出抗议,日军因为感染热病死亡超过五百人,又耗费六百万圆以上的巨额军费(尚且未计算添购运输兵舰的费用),因此日本政府偷过外交手段与中国和解,5月下旬,大清派船政大臣沈葆桢来台,并调淮军六千人赴台作战。后来在英国公使威妥玛斡旋之下中日之间达成《北京专约》,清廷糊里糊涂赔了日本人50万两白银不算,还承认了日军出兵是“保民义举”,这就给了日本日后认定琉球是日本属地的根据。第二年开始日本开始处分琉球,并在1879年强迫琉球国王移住东京。并在该年十一月撤兵。这次日军的出兵台湾在东亚海军史上引起的后果就是清日两国同时进入了扩张海军军备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