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代的诞生,第一件事就是取“国号”,以示正统。启建立夏,成为真正意义上拥有国号的朝代,此后商、周、秦、汉等等一直延续了这一传统至今。
古代国号的命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种:
以封地为国号:比如周、秦等,周朝开国后,周天子一口气封了400多个诸侯国,加上商朝留下来的800多,当时的华夏大地诸侯国有1200多个(其实相当于现在的县),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战争兼并减少,战国后期,仅剩秦、齐、燕、韩、赵、魏、楚7个大国和几个小国。战国七雄也成为后世朝代反复使用的国号。
以封号为国号:比如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国号为汉;杨坚是承袭随国公,后国号改随为“隋”;李渊袭封唐国公,后建立朝代就以“唐”为国号。
以美好寓意为国号:宋之后的朝代多以此命名,比如元朝的国号“大元”取自“大哉乾元”;清朝的“清”也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夙愿。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大一统朝代外,还曾出现过无数个割据政权,割据政权为了证明自己的法统,或是提高自己的血统,都会参考之前朝代取相同的国号,由此也造成了很多国号被反复使用的请况。纵观古往今来的大一统朝代,国号几乎都被用过无数次。
夏启建立了夏朝后,后人以“夏”为国号的有:党项人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十六国时期的胡夏,元末明玉珍称帝,国号“大夏”,另外隋末起义的窦建德也建立过“夏”,大真国复国后的东夏。
周朝之后,以“周”为国号的同样也有很多,如: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则天称帝后的武周,五代十国的后周,另外吴三桂也建立过周。
灭六国后的秦朝虽然只经历二世,15年,但后人以“秦”为国号的同样不少,主要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像是前秦、后秦、西秦等。以“汉”为国号的最多,先后出现了20多个,隋(随)唐两个国号本身也是周朝时的诸侯国,后世用唐的也很多。晋、宋、魏、齐、赵、楚、吴等等国号,后世全部有很多用的。
到了宋以后朝代的国号和之前就完全不一样了,不再以封地、封号等为国号,元明清都不是之前的取法,而且宋之后传统文化的断代,导致取国号也变得相当随意,大顺、天完、大西等五花八门的国号都出来了。
宋之后也就元明清的国号没人使用过,原因比较特殊,因为元清是入主中原,而且他们之后都是汉人主政时期,不可能再沿用,并且距今时间也比较短,导致了这三个国号没有出现重复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大家发现没,还有一个朝代的国号之后再没人使用过了,便是“商”。商和元明清不同,他是先秦时期的朝代,而且商朝存世554年,他之前的“夏”和之后的“周”都被反复用过,唯独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朝代,为何后人却都不用了呢?其实是都不敢用。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由于商人善于做生意,后世逐渐将“商人”来指代做买卖的人。而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人处在社会最底层,名声非常不好,这也是为何后世再没出现以“商”为国号的朝代的最重要原因,在农耕社会,为了避嫌,任何朝代的建立者都不敢沿用“商”作为国号,一旦沿用恐会动摇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