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虽然没有普通话,但是多数朝代都会确立一种官话。就是大家在一块讨论问题的时候,用一种话,不就都能听懂了吗?
最早的官话出现在周朝。周朝定都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阳。官方语言是如今河洛一带的方言。但是各地的官员又不是河洛人,不会说河洛方言啊,所以还产生了一种从事翻译的官职名为“象胥”。每隔几年各地的象胥都要到都城学习官话,学会了回去教各地的官员。
到了清代的时候,北京官话成为了主流。但是各地的官员还是有不少人不会说官话,许多地方官员在高级官员的引见下,觐见皇帝。和皇帝交谈的时候却满嘴方言,加上说的快一点简直就是轰炸,皇上听不懂也是非常苦恼。这个大家其实可以理解,平时大家和兄弟朋友在一块的时候也不会说普通话,都说家乡话,不然显得生疏。
1728年,雍正就曾经抱怨福建、广东官员说的话他根本听不懂,非常烦恼,他的原话如下。
意思是福建、广东官员在介绍自己、向他陈述问题的时候,还有家乡口音,他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意思。如果这个问题不处理的话,中间传话人添油加醋,会耽误大事。
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雍正开展了一场推广普通话(就是当时的北京官话)的运动。朝廷设立了一个机构叫“正音书馆”,就是专门普及官话的。朝廷的通知下来后,福建、两广等地的各个府州县,都成立了正音书院,就是专门教官话的。
除此之外,还规定读书人要想参加科举考试,要想做官,必须要学会官话,学不好禁止考取秀才。
虽然看起来做了不少事,但却没什么效果,后来渐渐就取缔了。到戊戌变法的时候,梁启超觐见光绪,皇帝仍然被这个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