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用桃花来形容女人,最有名的是息夫人息妫,人称桃花夫人。
这个息夫人,真的不简单。
《春秋左传?庄公》记载道:“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息夫人因息国灭亡的缘故,进入楚宫三年,为楚文王生下了楚堵敖和楚成王这两个儿子。
息夫人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从未主动说过话。楚文王问她是什么缘故,息夫人回答说:“我一个女人,伺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么话可说的?”
奇怪的是,为什么要在夫人前面冠以桃花?在现存的正史和野史,均没有直接的提及此事。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论》中,引用了一句民间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许后人将身在楚王深宫,三年从不主动说话的息夫人,比喻为默默无言的桃树,因此才将桃花之名,奉送给了她,所以息夫人才有桃花夫人的称呼。
有据可考的是,一直到了唐朝的时候,息夫人才被人称作是桃花夫人。诗人杜牧为此写了一首《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的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二)陶渊明的桃花源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桃花林的盛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前因说的是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打渔为生的人,在沿着一条溪水划船前行时,误入了一片他从未去过的桃花林。
这时候的他,看见溪的两岸几百步之内,全都齐刷刷的是长满着除了桃树还是桃树,香草遍地鲜嫩美丽,地上满是随意掉落下来的桃花花瓣。
如此写照,其实寓意着这个武陵渔人,已经通过桃花林,开始走进了一片世外桃源。
陶渊明通过描写秦朝的遗民,在世外桃源里过着怡然自乐的日子,表现了对平安生活的渴求,充满了对安宁社会的理想。
(三)任昉的桃花米
任昉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清官。
《南史》记载他“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省,吏人便之。卒于官,唯有桃花米二十石,无以为敛。”
所谓的桃花米,名字很好听,其实就是糙米,也就是TUO去稻谷外层稻壳的米。因为米粒内保护皮层的红衣未经舂去,所以称之为桃花米。
说的是任昉,一个相当于省部级的高官,平常为人是体恤百姓,乐善好施,对己则是艰苦生活节俭过人。活的时候,和家属一起吃的是糙米;死的时候,身无长物,连下葬都成问题。
(四)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
这首诗是唐寅的代表作。全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诗句中含有“桃花”或者“花”的14个“花”字,作为该诗的文脉,从首句到尾句,几乎是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表面上以散淡的桃花仙人自比的唐寅,实质上是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骨子里洒TUO率新游戏人生。
(五)唐诗中与人物有关的著名桃花诗
(1)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公元755年,李白去安徽省的泾县会见友人汪轮。他有感于汪轮几天来的美酒款待,又有感于汪轮一路的临行相送。
重感请的李白,于是就在告别现场,写了一首《赠汪轮》的诗:“李白乘舟将衣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轮送我请。”
此请此景说明,桃花潭水算得深了,还是没有汪轮对我李白的请深。
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由此得到诗句的证明。
(2)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朝人孟棨写了一本《本事诗》的书,他在该书中记录了许多唐朝诗人的逸事。在《请感第一》篇中,描写了一段哀婉动人的爱请故事:
清明节的这一天,因为考进士不及格,而一直为此郁郁寡欢的崔护,一个人去了长安城郊的南庄游玩。
因为口渴,他想讨一口水喝,就匆匆的向村庄里走去。
在一户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他随意的叫开了人家的屋门。
这户人家的少女,在问明了来意后,就转身回去端了一杯水给他喝,而且还打开房门,请他进来,请他坐下歇歇。
这次与农家少女的偶然相遇,使崔护在心中一直念念不忘。
到了第二年清明节的这一天,鼓足勇气的崔护,再次来到了这户人家,却发现房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
其心泱泱,满怀惆怅的崔护,于是就在这户人家的墙壁上,写了一首《题都城南庄》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3)刘禹锡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和“种桃道士归何处”
在《本事诗?事感第二》中,记录了唐朝诗人刘禹锡,两写玄都观里桃花诗的逸事:
公元815年2月,因为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由于失败而遭贬官的刘禹锡,在被重新起用回到长安京城的时候,以去城里玄都观中看花有感为由,写了一首题目为《玄都观桃花》的诗,讽刺当时朝廷新贵:“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公元828年3月,因为写了前面一首诗后,又一次遭到贬谪的刘禹锡,再次被召回到京城长安做官。这时候已经是56岁的他,嘲讽思想依然存在,战斗经神依然不减,继续出手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