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三郎,日本陆军中将,第三飞行团团长,曾任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海军航空兵司令官,1943年远藤三郎回国任日本陆军航空本部总务部长、航空兵器总局长官。日本投降后1947年远藤三郎作为战犯被关监一年,被释放后以开荒种地为生。
这个被日本人称为“有思想的军人”战犯,此前一直不承认是中国人打败了日本,而是美国打败了他们。
直到战后十年,他看到了MAO泽东的《论持久战》那本书以后,他才明白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是道义的失败。侵略战争就是不正义的战争,在此不说。
其次是战略上的失策。日本的战略是:“中间突破、两翼齐飞”。就是以整个中国为基地,向“大陆”和“海洋”两个方面展开,而他用十几个字,就一举概括了日本的战略实质:“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
柿子捡软的捏,首战找弱敌打,从中路突破,进攻最弱势的中国,然后以中国为基地,逐步向两翼展开——这本是极为经明的战略。所以,他认为凭借自己武力,大约在几个月可以使中国屈服。
没有想到的是MAO泽东这个《论持久战》,动员全国人民,联合起来长期抵抗,使日本陷入了首战不利的兵家大忌,中国的抵抗,使日本陷入到久拖不决的战争泥潭中。
而从此之后,日本只能是步步被动,再也不能采取主动的战,正如丸山真男这样比较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说,日本的现代化不但没有引发内部的社会革命,反而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封建结构,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则是在反抗帝国主义的同时,则进行着内部的社会革命。
中国在抵抗强权中,焕发了自我,进行了自我改造的革命,而且,中国革命不仅改造了中国,改造了东亚,也改造了世界。屹立在黄土高坡上的MAO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一举回答了日本的战略是什么,以及什么叫“中国抵抗”。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是抵抗强权,人类的普世价值就是和平,中国文字里,武的意义是“止戈”,“止戈”才是军人的道德,即“武德”。而这就是《论持久战》中所指出的——“为永久和平而战”。
的确,当时MAO泽东写《论持久战》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全面爆发,而MAO泽东却预言说:这次大战与此前一切战争都不同,因为它将会产生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这就是它将使全人类认识到:和平是全人类最普世的价值。“和为贵”,和平超越了“东方价值”和“西方价值”。而战争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消灭战争。
所以,远藤三郎说,日本失败,败要败得明白,败在MAO泽东的《论持久战》,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