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解密 >
西汉诸吕之乱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想以吕代刘吗?
更新时间:2018-05-13 17:33

  公元前180年,吕雉走到了她的人生终点。

  无论后人或褒或贬,但没人否认,这是一个伟大的女新——她同他的丈夫刘邦一道创造了一个新的朝代。刘邦在称帝七年后便因病去世,皇二代刘盈又软弱无能,又是吕雉靠着自己的智慧与手腕维系着大汉天下,让这个新政权度过了最危险的新生期。

  不过,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充塞在吕雉心中的并不是过往的辉煌,而是深深的不安与忧虑。于是,她任命自家侄子吕禄为上将军,掌控北军,又命另一个侄子吕产掌控南军。南北军是国家的野战部队,驻扎在京师,掌控了这两支力量,任何音谋都很难有用武之地。

image.png

  但吕雉仍不放心,在病榻之上,她对自家侄子吕产、吕禄告诫到:

  “高皇帝平定天下后,曾与大臣有过盟约,说‘非刘氏子弟而称王的,天下共击之’。如今吕氏封王,大臣肯定有所不满。我将死之人,皇帝又年幼,大臣们恐怕会作乱,所以一定要掌控军队保卫皇宫,同时不要为我送丧,以免让人有可乘之机。”

  吕雉死后,又遗诏任命吕产为相国,于是,帝国的行政、军事全在吕氏一门手中。按理说,还会出什么乱子呢?

  然而,正如墨菲定律所言,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就终将会出错。就在吕雉去世仅仅两个月后,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便与齐王刘襄里应外合,将吕氏一门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诛杀殆尽。史书上称为汉平诸吕之乱。

image.png

  1.诸吕之乱

  对于这场内战的细节,西汉官方的版本如下:

  吕禄等人随着权势的扩张,渐渐生出不臣之心,只是畏惧周勃、灌婴等老将犹在,还不敢公开作乱,只在私下里图谋,但没想到他们中间出了一个早已对吕氏心怀不满的人,音谋就这样被人知晓。

  齐王率先以讨伐诸吕的名义起兵,这是明。周勃、陈平等人则在暗地里谋划,先是设计解除了上将军吕禄的北军指挥权,而以周勃统领北军。

  其后,周勃得知吕产入宫意图谋乱的消息后,赶紧派朱虚侯刘章带着千余名士兵去保卫皇帝安危,当场将只带着随从官员的相国吕产杀死在了郎中令府衙的厕所内。

  吕产死后,吕禄、吕嬃、燕王吕通相继被捕杀,吕家被族灭,至此,吕氏集团一网打尽,权力终于重新回到了刘氏子弟的手中。

  按照此种说法,这是一场荡除叛乱的正义之战。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真相远非如此,因为上述故事漏洞太大,无法自圆其说。

image.png

  首先是对吕氏擅权的指责。

  过去通常指责吕雉专权,认为她在主政时期采用了各种音谋手段残酷地消灭刘氏宗亲--刘如意、刘友、刘恢相继被杀,前少帝被幽废等。

  其中,大家最熟悉便是赵王刘如意之死于睡懒觉,以及齐王刘肥因为被惠帝换了酒杯而侥幸免于被鸩杀的两个故事。与此同时,她又大肆分封吕氏为王侯,其以诸吕取刘氏而代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且不论三王之死各有缘由——赵王刘如意之被杀源于当年的夺嫡之争,刘友、刘恢之死则是因为其与出自吕家的妻子关系不融洽,至于刘肥,因为谋杀桥段太过离奇,不足为信;而前少帝则是因为他说出“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这番话,使得吕后深感担忧,所以抢先下手。

  那种认为吕雉只是一味打压刘氏宗亲的说法也显然罔顾事实。她虽然前后封了诸吕5王,但同一时期,刘氏子弟被封的则有8王7侯,吕雉还同时抚养了淮南王刘长。

  况且诸吕被封,要么是在刘邦时期以军功封侯,要么是在惠帝死后。当惠帝在位时,吕雉非但没有分封过外戚,也没有让他们进入权力核心。

  所以,吕雉以吕代刘的意图到底从哪里可以看出呢?

image.png

  再者便是谋反的相关细节不合逻辑。

  其一,彼时吕禄掌握北军,吕产掌握南军。然而,吕禄竟然听信朋友的几句劝告,说退一步可以海阔天空,便自己主动解除了兵权,打算回到封地做个富家翁。

  解除兵权后,吕禄却都没有想到要知会吕产一声。他心怎么这么大?更奇怪的是,吕产进宫作乱之时却没带军队,身边只有少数的随从官员,进而导致自己被刘章轻而易举地杀死。

  如何理解吕氏兄弟这种种无厘头的举动?

  其二,吕氏被灭族后,周勃等人并未停止屠杀行为,不但将在位的小皇帝废黜,而且声称少帝与惠帝的其余三个儿子并非惠帝的亲生儿子,乃是假冒伪劣产品,并最后将这四人统统杀死,也就是将刘盈一系全部消灭了。

  这是平乱吗?又如何解释这些屠杀呢?

  不难看出,所谓的诸吕之乱极可能只是一个事后扣的罪名,而事请的真相可能是因为不满吕氏当政,开国功臣联合藩王所发动了一场政变,将吕氏外戚赶下了台去。同时,为了避免小皇帝的未来报复,只能斩草除根,将与吕氏关系密切的惠帝一支全部斩杀。

  但问题到此并没有结束。既然吕氏并没有篡权的想法与动作,这场政变为什么还会发生呢?

image.png

  2.与功臣共天下

  陈胜吴广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掀起了反秦的浪潮,揭竿而起的人群虽然身份不同,既有贵族后裔项梁项羽,又有处在社会基层的刘邦一伙,但有一个共同的观念指导大家一同合作去打天下,这便是以军功而非血统来赏罚任职。

  楚汉之争后,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共同上疏拥立刘邦称帝,疏文的内容如下:

  “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汉书·高帝纪》)

  刘邦自然要推TUO一番。各位诸侯又说:

  “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汉书·高帝纪》)

  “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史记·高祖本纪》)

  最后,刘邦被说服了,在定陶即了皇帝位。

image.png

  众人为何拥立刘邦当皇帝?上述已然讲的清楚明白,原因有两条:

  其一是他功劳最大,这包括最早平定关中招降秦王,以及后来的灭掉项羽,让天下安定;其二是他切实执行了论功行赏的原则,让所有的功臣都有封地食邑。

  这两条标准秉承同样的逻辑:功劳。

  在此之后,刘邦与群臣间又有白马之盟,我们最熟悉的版本为“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但这并非全文,《汉书·外戚恩泽侯表》有一个更详细的版本:

  “故誓曰: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根据这一盟约,要封王,只能是刘氏子弟,而要封侯,只能是针对有功之人。这一方面保证了刘氏的皇权,另一方面又确保了功臣阶级的利益,防止被任意稀释。借助这一盟约,王陵反驳了吕后封吕产等人的意图,周亚夫则力谏汉景帝不可封皇后兄长,两个人的行为既是为了国家,也同时是为了自身阶层的利益。

image.png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两点:其一,以功任职是时人的基本信念,其二,刘邦所建立的西汉,并非一人独裁的专制政权,而是皇帝与功臣共天下。

  所以,当吕雉大封诸吕时,无论她是出自于何种居心,都违背了时人的信念,并且使开国功臣群体的利益大大受损。而临终前让吕禄掌北军、吕产掌南军并兼相国一职的安排,更是将这一冲突急剧加大。

  当吕雉在位期间,迫于她的权威,没人敢做动作,而一旦这个强人去世,功臣群体便不愿再做沉默的羔羊,于是,一场政变在所难免了。

相关阅读:
关键词:西汉,诸吕,之乱,真相,是什么,真的,想以,吕代刘,公元前,
>>>
热点图文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曹参曹草是什么关系 曹参身为相国为何天天饮酒作乐?
  • 钟毓简介 钟毓是个怎样的人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2006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