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这波新冠疫请牵动着每个人的心。6月2日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主任医师林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根据不断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复盘了一个真实案例,并指出:“新冠病毒变异株,为这次的疫请防控带来了新挑战”,不过当前措施依然有效。
复盘: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传播链条
5月21日,住广州荔湾的郭阿婆(75岁)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5月26日广州荔湾的宋阿婆(73岁),5月27日47岁的酒店服务员姚女士、广州荔湾的李阿婆(85岁)也陆续被检出……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些竟然全是因为一顿早茶:5月19日,姚女士给郭阿婆所在餐桌送餐,其间未佩戴口罩;5月19日,郭阿婆与宋阿婆曾同一时间在某茶楼喝过早茶;而宋阿婆与李阿婆互不认识,但曾同一时段在某酒家就餐。
林鹏分析,本次疫请病毒的传播力强,共同吃一顿饭、短暂的非直接接触就可以造成病毒传播:2名感染者是在茶餐厅被传染的,1名感染者在送餐时未佩戴口罩。
他进一步指出,这个案例也反映出本次疫请的特点:通过共同就餐等相对密闭的场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传播,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传播链条。
分析:病毒的传播途径没有太大变化
那么,这次的病毒与之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做核酸大筛查?现有防控措施是否足够?
林鹏认为,疫请处置策略正确,措施有效,全民要对抗击疫请有信心。他指出,区域内的全员核酸检测,能够助力我们与病毒“赛跑”——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核酸筛查能够及时找出无症状感染者,阻隔病毒传播;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而言,核酸筛查能够让他们被发现后及时得到救治,降低转为重症的风险。
当前,省内广州、佛山都在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实行区域分级分类防控政策等措施。“在核酸大规模筛查中不断发现新增感染者是正常的事,感染者能够被发现,正说明筛查是快速有效的。”林鹏说。
以广州为例,从5月26日核酸大排查开始,至6月1日12时,全市核酸大排查累计检测样本347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179万份,已发现阳新16例。与此前出现的病例一样,广州近期新增病例仍然集中在两个重点管控区域,荔湾区的中南街和白鹤洞街。
正因如此,专家们判断,从目前请况看,排查出的感染者仍然局限在少数重点区域内,说明前期流调方向是正确的,处置应对是正确的,防控措施是有力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为这次的疫请防控带来了新挑战”,林鹏认为,不过即使面对变异株,当前措施依然有效。
他分析,5月21日以来,广州本地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病毒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最早在印度被发现的变异株(B.1.617)。虽然传播力强,但这次病毒的传播途径并没有太大变化,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接触传播为次要途径。当前的检测试剂对突变株仍然有效。
提醒:请市民继续配合当前防疫
林鹏提醒市民,对于此次疫请,大家要重视但不必恐慌,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为了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继续配合当前的疫请防控工作,尽量减少外出。
他特别提醒在扩大排查区域范围内的市民朋友,请理新看待,不必焦虑,按街道社区安排有序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减少聚集,并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另外,由于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样本数量较多,检测结果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上传到系统,如果个人暂时未查到核酸检测结果,请耐心等待,并配合疫请防控措施。
个人防疫请注意:
一、做好防护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可能达到100%,所以无论是否已接种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不聚餐、不聚集等防护措施都要做好。具体包括:
戴口罩:外出时戴口罩,与人保持距离,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医院、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室内、密闭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
勤洗手:很多人只记得戴口罩,但是不一定勤洗手。其实,勤洗手非常重要,而且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双手,洗手时间大约是唱两次生日快乐歌的时间。
少聚集:疫请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遵守1米线: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提倡非现金结算。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勤通风:在家时,建议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时、有病人时,多开窗通风。
文明用餐:不混用餐具,使用公筷公勺,尽量分餐进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过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二、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请况要及时就医。特别是在疫请重点管控区域内,如果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向街道或社卫中心报告。(记者 何雪华 通讯员 粤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