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扫黑·决战》这一部电影,就是为演员姜武他量身定做的,他霸气的一面将被充分展示。真的看了这部电影,姜武的表演确实令人赞叹,但同时也被张颂文、金世佳、赵毅的表演所打动。
无论哪部电影,如果四个角色都能打动观众,那无疑就是成功之作。而且能够把四个人的故事完美地结合起来,那就是编剧、导演的功力必嘉。它使得一个似乎很难拍好的题材,变成了那么好看,那么动人的佳作。
黑恶势力电影为何难拍
很多观众对这部主题曲感到失望。
一是媒体对故事的重复报道,到了今天,新闻也是在讲故事,如果电影只是重复新闻讲的故事,很容易给观众带来雷同、过时的感觉。
而与之相关的故事结局已经为公众所知,则失去了故事的“悬念”,那么,靠什么吸引大家进入其中,并持续关注呢?
民众对于“黑恶势力”深恶痛绝,“扫黑除恶”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黑恶势力”往往处于一种隐秘状态,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潜规则”,只要与自己无关,就不必过多关注。
黑恶势力之所以存在且难以根除,是因为其根植于人性的恶。
在有着几千年的私民社会传统,在这里,每个人只关心自己,忽视普遍正义。良好的结果就是好的,不计程序公正。很多人认为:“花钱办事”是无稽之谈;把钱用在赚钱上,大家有钱赚,方法“变”一点无可厚非;把钱用在金钱上是“人情世故”;把钱用在对我有利的事情上,其他事情都不管,总之,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公民精神相去甚远,这就给扫黑除恶运动带来了接受困难。
怎样突破接受的难关
为了打破这一接受之难,本以为《扫黑·决战》将采用老套的套路:讲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叫做主旋律片,其实就是娱乐片,在片面上搞得热火朝天,完成任务了事。
不料,《扫黑·决战》竟不避繁难,以扎实的写实,深入挖掘主题。表现在:
重在写人,而非讲故事。
坦诚面对现实的困境。
说真话,而不是开玩笑。
教育观众,而非娱乐。
将《扫黑·决战》改编成娱乐剧很容易,破案、悬疑、反派等等,都足以勾起读者的胃口,可几十分钟下来,读者只是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想,没精神上的收获,这样的电影意义何在?
而“扫黑·决战”则赋予叙述以意义,表现为两点:
第一,如果不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它会嚣张到什么程度,普通百姓的梦想和生活会被如何吞噬。
第二,黑恶势力能否存在,关键在于一些当事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甚至是其周围的人都这样看。
"土皇帝"就是这样炼成的
例如片中的黑恶势力头子曹志远,在罪行败露后,他竟坦然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魏河县人民服务”。
身为县长,曹志远有气魄,有能力,也许早期也有「为民服务」的愿望。要加快开发区建设,客观上要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但是,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利益受损者,如何补偿他们,不让他们成为受害者,是所有社会都要面对的考验。
由于发展速度太快,草根阶层资源少,管理难规范,他们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既要说服群众,又要达到目的,如果缺乏耐心,就很容易养成粗鲁、蛮干、硬气的作风。再加上曹志远的父亲就是魏河县的老县委书记,根深蒂固,因此曹志远的权力基本上不受制约,这让他更倾向于做卡里斯玛型的领导,一切以个人魅力行事。
许多曹志远式的管理人员,在基层工作时,由于多次越界成功,发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初期还能大放异彩,后期还会夹带私货,最终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土皇帝”。
这本书很好地展现了曹志远自大胆小,自尊心极强,人格卑微的复杂形象:他对情妇,对弟弟(孙志彪),有情有义;他的个人魅力,足以骗同事用他一死来掩饰自己的罪行;而他一旦触及了自己的核心利益,便立即变本加厉——安排狙击手射杀目击者,让孙志彪“摆平”刘立军(其实就是杀人灭口),煽动群众向调查组发起暴力冲击……
曹志远甚至反问调查组的负责人宋一锐:你们可以把县长换成一个好县长吗?
很明显,曹志远还沉浸在自己“为民做主”的幻想之中,以为离开了他,谁来为魏河县人民做父母?没了父母亲的管束,魏河县不就乱了吗?
凡是向黑恶势力低头的人,都注定要被吞噬
“扫黑·决战”中,刘立军是一个悲痛的形象。
刘立军做小老板,事业有成。在魏河开建开发区,他知道根本不可能中标,只能从中标方手中接活,而中标方老板碰巧是曹志远的情人。刘立军由于拖欠工程款,公司难以维持,在曹志远的情妇介绍下,他只好从孙志彪的公司借高利贷,在还不上钱,遭遇暴力讨债之后,他才后悔莫及。
刘立军进退两难,发包方和“黑恶势力”有牵连,借贷方也有牵连,谁也得罪不了谁,自己只能受制于人。
以千千万万想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的企业家为代表,刘立军常年漂泊,放弃个人生活,人到中年,连孩子也不敢要,怀着侥幸心理,刘立军成了曹志远为首的“黑恶势力”利益链中的一环。他有良心,不愿意拖欠工人工资,没有勇气,不愿意在开始时与专案组充分合作。
因为妻子在暴力讨债中死了,刘立军唯一的牵挂也被硬扯掉了,他被逼成了劫持人质的强盗,一句撕心裂肺的“我只想好好经营,为什么那么难”,告诉观众:与“黑恶势力”妥协等于自杀,当你放弃的时候,你就注定会被它吞噬。
为什么曹志远要力挺二流子
假如说,曹志远多少还在躲躲闪闪,那么,他的弟弟,孙志彪,就是个无赖。
曹志彪是孙志彪父亲的私生子,自幼无名,在乡下长大,没有父爱,形成反社会人格,一旦权力加持,其病态心理立即膨胀。孙志彪吸毒杀人,组织卖淫,暴力讨债,只有通过施暴,他才能找到自我,得到快乐,才会感到扬眉吐气。
农村社会不缺这样的“二流子”,他们眼里只有权力。曹志远能够接受孙志彪,一方面来自于曹志远父亲“要多照顾你弟弟”的叮嘱,另一方面则是“二流子”管用,他们没有自尊心,可以做脏活。而且就是靠这些“盘外招”,曹志远才能上位,才能有这么多“业绩”。
“扫黑·决战”则勾勒出整个“黑恶势力”生态链:在民间靠打斗,不断制造血腥恐怖;在基层靠官府,以“面子”“乡谊”为名,联合起来,形成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
这两种皮相结合,才能既凶恶又隐蔽,给治理带来难度。
不要为了塑造英雄而塑造英雄
“扫黑·决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人物,而所有的人物都是通过相互比较来获得自我的。他并不试图呈现一个黑白的世界,而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大量的灰色人物模糊了黑白的界限。魏县公安局长对宋一锐说:“你走了,我还得在魏河呆着呢。”魏县公安局长很伤心。
事实上,动摇原则正是滋生“黑恶势力”的沃土,在这种背景下,黑白分明反而成了另类,被集体排斥。
“扫黑·决战”的妙处在于,它不仅写出了坏人有多坏,还着重于太多好人是如何放弃原则,逐步被“黑恶势力”收编,从而衬托出主角的高度。
一般说来,主旋律剧要有英雄,但是《扫黑·决战》并没有陷入“以英雄塑造英雄”的僵局——宋一锐的优点和缺点是统一的。在工作中,他做事过于沉默寡言,不懂人情世故,面对着调查小组的同事,觉得自己太年轻,便想以交友的方式去验证,却遭遇挫折。宋一锐在保护刘立军方面也有重大失误。
宋一锐是有缺陷的英雄,但在不能放弃的地方,他立场鲜明,提升了人物的魅力。因此宋一锐和孙志彪的生死较量才让人紧张。观众太需要强大的好人了,在遭遇了像刘立军这样平庸好人的失败之后。
将“悬念钩”挂在那里
不知道为什么,一提起悬念,很多人就误以为它是普通的案件侦破,过于复杂的案件,破案者总是埋头苦干,初出茅庐的坏人,反而调动了破案者的积极性……这种靠视角遮掩而获得的悬念,由于不断使用,正在变得庸俗。
相比较而言,反黑不如《扫黑·决战》,从故事开始就已经打开了所有悬念,一切都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虽然早些时候就认识到了曹志远是幕后黑手,但他为什么那么做,他到底想要追求什么,他只是想赚钱…等等,曹志远等人的性格逻辑才是悬念的核心。
“扫黑·决战”的故事量巨大,共有3个故事线,整部影片竟能做到从容不迫,节奏流畅,正说明了这是正确设定“悬念”的红利——坚持用事件推动人物移动,让人物展现个性,从而形成一个层层剥洋葱的结构,而每一层剥下来,都不同于上一层。
观众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扫黑·决战》,但是当你出来的时候,你对《黑恶势力》的理解注定会不一样,对《扫黑·决战》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不经意间被说服,被感动,就是现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