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之夜卖火柴小女孩的凄惨命运。由于没卖出去一根火柴,小女孩1天没吃饭。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烤炉;她擦亮第2根火柴,看到了色香味美的烤鹅;她擦亮了第3根火柴,看到了漂亮的圣诞树;她擦亮第4根火柴,看到了很久没见的外婆。她担心火柴灭掉,外婆便会和烤炉、烧鹅、圣诞树似的消散不见,就擦亮了整个把火柴,想让外婆留到自己身旁。最后小女孩嘴边带有微笑咽气,没人知道她在死前最后时刻见到的幸福情景。小女孩最后根据擦燃火柴的幸福想象与她缺衣少食的实际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根据这一童话,体现了对贫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深刻怜悯,和对那时候社会的不快,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万恶。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度到访意大利。在圣诞节将至的时候,格洛斯顿城的朋友一再邀约安徒生到那里去过圣诞节。安徒生高高兴兴地坐上去格洛斯顿的马车。在格洛斯顿城,他见到马路边挂着“欢迎安徒生先生来到”的横幅,书店里堆满了他创作的童话。安徒生的马车在格洛斯顿的道路上慢慢前行,他要感受一下都市里的圣诞节气氛。但是,就在繁华的道路远处,他见到一个中年女性胳膊上挂着一个竹篮,身背一个瘦小的婴儿,没精打采地行乞着。不远处的地方,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正卖火柴,她的手都冻红了。但是,途经的人已很少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1根都没有卖出去。安徒生回家后就写下了这一篇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