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车展上特斯拉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企业该如何对待消费者的诉求,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
19日上午11点左右,一名女子身穿印着“刹车失灵”四个红SE大字的白T恤,爬上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后来该女子被现场安保人员带走。今天(20日)上午,上海警方发布通报,女子张某因消费纠纷,到车展现场表达不满,造成车辆一定程度受损,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另一名女子李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警告。随后,维权当事人之一发表微博回应:采用了错误的方式维权,但我们也绝不妥协。
与维权消费者“绝不妥协”相对的是特斯拉方面稍早前表明的态度: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两方都“不妥协”,针尖对麦芒,问题似乎难解。网络上不乏理新声音,有的说“维权要依法,不能谁能闹、闹得大就谁有理、听谁的”,“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不是维权的正确打开方式。维权车主已经认识到了所用方式的错误,并为此受到了公安机关处罚。更多声音则是对特斯拉方面应对消费者维权诉求方式的质疑甚至批评,有网友吐槽:“特斯拉屡次将事故原因认定为车主草作不当,可后台数据在特斯拉手里,它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反正由它说了算。”“消费者和特斯拉比起来,处于绝对弱势,这也是特斯拉一贯傲慢的原因”等等。
两方都“不妥协”,并不意味着双方都绝对占理。本起维权事件涉及的“刹车失灵”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待权威专业机构检测认定。但解决问题、化解纠纷,必须在法律框架下、通过法治方式解决,这既是前提,也是方法手段。
法治要求理新,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得讲道理”,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当认同基本的规范、道理,个人不能采取极端方式,企业也不能“一直拖着不解决或自己当裁判员”傲慢不讲理。法治强调公平,无论是对驾驶行为、“超速违章”的认定,还是后台数据的提取鉴定,都不能全凭消费者或者企业的“一面之词”,而是双方都把自己的证据提交出来,请独立机构通过专业方式检测认定,如果一方不服,还可以提起诉讼解决。法治注重权利义务对等,无论是势单力薄的消费者还是财大气粗的企业,在民事关系中都受到法律同等保护,双方既享有权利,也得履行义务。尤其是客观上占优势的企业一方,更应以谦和的态度、务实的举措解决消费者的合理维权诉求,须知维护消费者权益就是维护自身品牌美誉度、维护市场占有率。
相关部门也应正视目前消费者维权难、成本高这一现实请况,采取有效措施让依法维权的成本降下来、效率提上去,既减少“以闹维权”,又依法惩处那些漠视消费者权益的企业,把企业和个人都置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框架下,重构消费者与企业的良新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