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尔晴黑化的当天,和她的扮演者苏青聊了个天儿。
在尔晴黑化的当天,和她的扮演者苏青聊了个天儿。
生活方式和作品类型同样丰富多彩的苏青,是一个比预期中更加有趣的灵魂。
对《延禧攻略》的珍视,对角色的理解,对SNS的包容,让人看到一位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的从业者。
对户外运动的喜爱,对生活的兴趣,对文学、艺术的向往,让人在交谈中渐渐形成立体而实在的认知,比这个夏天的温度低一些,触手可及,恰到好处。
「尔晴不是“反派”」
拍《延禧攻略》,苏青不失眠的时候,梦里也是拔刀相向的激烈情景。也许是太过入戏,也许是尔晴跟她本人的性格差异太大,但苏青可以肯定的是,那段时间,她压力很大:
“当时演这个角色,
有特别多的顾虑和担心,
害怕自己没有尝试过这样的风格,
或者是生活中没有这一面,
也担心自己做不到。
于(正)老师和我聊了很久,
把我一下给点醒了。
我跟于老师合作过很多次,
他很熟悉我,我也很信任他。
我觉得那就去尝试吧,
去做一些曾经没有做过的事情也挺好的。我是个特别喜欢挑战自己的人吧,
喜欢尝新。”
我看前面的时候其实很喜欢尔晴,后来才知道她黑化了。那你觉得刻画这种角色的关键在哪里?
“‘真’,对于我来讲就这一个字,要去体会你所感受到的,(除此之外)也没有任何别的能帮助到自己的。尔晴是一个为爱疯狂的人,如果她的生命中突然出现一个人,让她得不到她爱的人,那她就会为这份爱做任何疯狂的事情。我当时在诠释这个角色的时候,觉得她其实是一个特别会保护自己、特别谨慎的人。
因为她从小家境很好,但是进宫以后身份转换,人心叵测,所以她必须小心翼翼,才成为大宫女,也获得了皇后的信任。有了心上人,她不会把那份爱一直隐忍在心里,那突然间出现了一个女孩,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乃至威胁到了她一直在捍卫的爱情,那么她就会为重新获得之前的安全感而不惜一切代价,做一些疯狂的事。”
就像《延禧攻略》的反宫斗戏套路那样,苏青也没有简单粗暴地将里面的人物以正反派来划分:
“对我来说,尔晴可能不是一个反派。
或者说,这部剧里的角色其实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切都在一念之间。
尔晴这个人物在我看来是隐忍又疯狂的,
她对皇后的衷心是真的,
对明玉、璎珞的关心也是真的,
仔细看她之前的眼神和动作的话,
其实不难发现。
她对傅恒的爱埋得很深,
性格的原因让她不会像明玉那样
明目张胆地表露,
但是望向他的眼神里,是不掺假的爱慕。
正是因为她对每个人都爱地深切,
在感受到她爱的娘娘、朋友、男人都被另一个人吸引的时候,
‘妒’便一下子被点燃了。”
苏青在诠释尔晴的时候,希望展现出她对爱情的珍视。她的世界不是以好人坏人来划分的,她爱而不得,卑微又炙热…
「当下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
苏青笑言,刚拿到剧本,她觉得自己适合演高贵妃,然而已经定下了谭卓老师,于是在于正的鼓励下出演尔晴。
拍戏时,宫里的女人们聚在一起开玩笑说,等《延禧攻略》播了,大家就轮流关微博,谭卓先关,然后是苏青,佘诗曼殿后。
结果剧播到现在,她们谁都没有关。
苏青不但开直播陪大家一起追剧刷弹幕,还会兴致勃勃地去看网友们的留言。除了在广场上走马观花,苏苏也会将老粉的长篇私信保存起来。鼓励也好,牢骚也罢,亦或是粉丝视角戏超多的脑补,她都甘之如饴,每每记起总带着淡淡的笑意。
“做这一行,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应该让喜欢你的人
知道你的爱好和你想做的事情。”
苏青入行以来接触过各色作品,演绎过面貌各异的角色。
很难说哪个是最好或最爱,只能说在当下,《延禧攻略》就是她喜欢的类型:
“对于角色其实都是非常有个性也非常喜欢的,只能说你会更想尝试什么作品、什么角色,或者说什么朝代还没演过,想要去演。
没有说最喜欢的,所有的我都喜欢,因为我去感受过了,去经历过了。
如果非要说一个最喜欢的类型,
那只能说当下是《延禧攻略》,
因为是我之前没有尝试过的。”
“当下永远是最好的,
不要怀疑当下。”
每年拍完一部戏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她也会抽时间去进修:
“因为我是非表演专业出身的,
所以我觉得你要认真琢磨戏或你的人生,
每一天都不敢轻言满意,
哪怕只是和朋友相处,
也需要时常反思某件事做的是不是对。
拍戏也是,需要多反思,你就会发现,
原来我那个时候还可以再出彩一点。”
「从纽约的美术馆到北京的菜市场」
考大学那会儿,苏青的经典拿手菜是剁椒鱼头,但常常是味道特别好,但鱼头有时候没熟。对湖南长大的她来说,看似复杂的剁椒鱼头比炒青菜更简单。
北京,苏青来了就不想再走。她喜欢这里的气候和生活。独自打拼,难免遇到困境,她用攀岩来比喻:
“我早两天去了一趟广西阳朔去攀岩,我一般都在室内攀岩,从来没有去过室外,而且这次攀的还是野山,不过是跟攀岩专家一起去的。我攀那座是将近四十米的山,到中间的时候没有人帮你,上下为难,我在上面真的是欲哭无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又觉得来一趟阳朔,不攀上去的话就特别有挫败感,下去的话很遗憾,上去又不知道该怎么上。
那个时候给我的启发特别像刚来北京的时候那个状态,你必须得咬着牙想着你的目的是什么、梦想是什么——你必须得攀上去,再加上我的教练和同伴一直鼓励我,支持我,让我义无反顾地往上爬,到山顶的时候我都掉眼泪了。身边的朋友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他们的鼓励,我可能在半山腰就放弃了。”
除了攀岩,苏青还会冲浪。她说自己原本是个挺懒的人,不怎么爱运动,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喜欢上了这些:
“现在回忆起来,可能是14年
我从美国纽约留学回来以后,
就爱上了走进大自然的感觉,
也喜欢上了极限运动或者户外运动。
包括去逛个菜市场或者花市,也很喜欢,
能接触到生活中的乐趣。”
静下来,苏青用画画和读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画画时她能坐五六个小时都不动。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写字和画画,
那时大家都夸画得好写得好,
蛮有成就感的。
但中途就把这个爱好搁置在心里了,
没有捡起来,有机会的话想要捡起来。
因为我好像还蛮极端的,
要么就特别静,要么就往外走,
没有中间的灰色地带。”
在纽约时,房东老太太说72岁的自己都还没苏青3个月里走的地方多。
美术馆里那些印象派、抽象派的作品,是苏苏最喜欢的。这些作品延展了她的想象空间,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她在演艺创作时的潜能。
苏青最近刚读完汪曾祺的《生活,是很有趣的》,她对文字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就像他说的,逛菜市场、花鸟市场都很有意思,在家做饭也很有意思。
对我来说生活就是得很有意思才行,
所以我就会想去扒他别的作品来读。
曾经也很喜欢顾城,他很忧郁。
我觉得当下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来到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