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通报了黄埔陂头岭、增城金兰寺遗址考古发掘成果。黄埔陂头岭遗址考古发现的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群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封土保存最完整的高等级越人墓地,其丧葬形式反映出楚越文化的交融。增城金兰寺遗址发现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的史前贝丘堆积,出土难得的古人类遗骸30具,为研究先秦时期珠江口地区人种形态及人群迁徙提供实物资料。
黄埔陂头岭:新发现刷新岭南早期历史认知
陂头岭位于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环九龙湖总部核心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此次发掘工作,是配合知识城中部雨洪蓄调工程(一期)项目规划调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20年10月中旬起进行的抢救新考古发掘。该处遗址现存面积约9900平方米,目前完成考古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5座、窖B和灰坑260个、柱洞70个、沟槽1条,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38座。共出土文物400余件套。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包括窖B、灰坑、柱洞等遗迹,数量众多。这一时期遗存原分布范围可能超过10000平方米。储藏新质的窖B最令人瞩目,目前已确认48座。其中H25是目前确认最大的窖B,平面近圆形,最大径2.74米,深达5.2米,坑内堆积可细分为31层。这是目前岭南地区考古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窖B,由此可见当时陂头岭先民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物产储备的丰富程度。
陂头岭遗址战国中晚期-西汉初期的墓群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封土保存最为完整的高等级越人墓地。目前确认38座。最值得注意的是位于陂头岭北部山顶的M30,地表封土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25米、残高约1.2米,是岭南地区目前所知封土保存最为完整、封土保存规模最大的战国晚期墓葬。
增城金兰寺遗址:已发现30具古人类遗骸
金兰寺遗址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金兰寺村北部,县江河西岸,为珠三角平原北缘一处重要的史前贝丘遗址。1958年至1961年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216平方米),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彩陶遗存。金兰寺遗址是广州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史前遗址,1984年被公布为增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20年11月起对金兰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本次考古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截至今年3月底,已经发现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的史前贝丘堆积,清理墓葬32座(新石器时代晚期30座、战国时期2座),以及各时期灰坑38个、柱洞941个、灰沟21条、水井3口、墙1处,出土陶鼎、陶豆、石锛、石钺、箭镞、青瓷碗、瓦当等文物165件套,另有古人类遗骸30具,以及贝壳、鱼骨、猪骨等动物标本。为研究先秦时期珠江口地区人种形态及人群迁徙提供实物资料。
下一步,市考古院将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多学科攻关,做好对两处遗址考古成果的整理、研究和阐释,不断推进文物考古成果的转化利用。
(总台记者 朱平 林丽丽 韩宇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