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会在夏天自然消失?跟温度有啥关系?丨追问新冠肺炎
17年前的SARS病毒,出现于冬季,消失于夏季,再也没有回来。
很多人据此推测甚至期盼:新冠病毒会不会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自然消失?
还是别瞎猜了,听听专家们怎么说吧。
前几天,在线预印平台SSRN发布了一篇论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请的气温和纬度特征,预测了新冠肺炎潜在的季节新。
论文作者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跨学科中心等研究机构。目前该论文还未经过正式同行评议。
我们先看看这篇国外论文有哪些研究发现,再邀请国内的权威病毒学专家为大家解答。
格局:沿东西方向分布,北纬30至50度
“相当多的传染病在发病率上表现出季节新特征,包括人类冠状病毒。” 这篇论文提到,229E、HKU1、NL63和OC43,这些人类冠状病毒通常引起常见的感冒症状。其在12月到4月之间表现出强烈的冬季季节新,在温带地区的夏季却难以检测到。
目前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请,与气温和纬度有哪些关联?论文作者总结了一些规律。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和重要的旅行联系,疫请中心的流行病学模型曾预测,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曼谷地区,将继武汉和中国之后成为疫请重灾区。”研究人员写道。
然而,疫请发展与此前预测并不一致。相反,这篇论文指出,新冠肺炎的社区传播呈现出沿东西方向分布的格局。
论文指出,新的疫请中心地区大致都在北纬30至50度范围内。
韩国、日本、伊朗和意大利北部陆续出现明显疫请。此后,美国西北部和法国也出现显著社区传播。
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全球气温地图,单位为摄氏度。黑SE圆圈代表出现显著社区传播的地区。图源: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气候再分析器
气候:平均气温5-11度,相对湿度47-79%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时间,新冠肺炎未能显著传播到中国南部的国家。与上述更多温带地区相比,东南亚的病例数和报告的死亡人数要少得多。”研究人员指出。
那些出现显著疫请的地区,在气候特征上又有哪些规律?
研究人员发现,在2020年1月的中国武汉,以及2月份受疫请影响的其他地区,具有相似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在5到11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47%到79%之间。
“这些地点还表现出一个共同点,即疫请暴发时间与年度温度周期的最低点重合,因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温度相对稳定。”研究人员指出,此外,没有一个疫区城市的最低气温低于0摄氏度。
他们还提出,疫区城市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已知有利于冠状病毒存活的实验室条件相似——温度为4摄氏度,相对湿度20%-80%。
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的全球2米气温图,单位为摄氏度。白SE圆圈代表出现显著社区传播的地区。红SE等值线划出了气温在5到11摄氏度的地区。图片基于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信息2020制作。
未来:北半球升温,疫区更北部风险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在这种温度条件下,较长时间段内出现新的疫请暴发,可能表明:长期处于此温度范围内,疫请暴发的风险在增加。
而疫区城市的温度没有降到0摄氏度以下,说明存在潜在的最低温度范围。这样就避免了可能影响病毒生存能力的冻融循环或其他因素。
“所有这些都表明,温度与2019新冠病毒的环境生存与传播之间,存在潜在的直接关系。”研究人员称。
根据以上发现,论文作者对未来几周新冠病毒的传播进行了预测。
他们基于去年3月和4月的气温数据预测,疫请社区传播的风险将影响当前疫区以北的地区。这些地区从东到西可能包括中国东北地区、中亚、东欧、中欧、不列颠群岛、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等等。
“未来两个月,北半球许多地区的气温将大幅上升。然而,随着北部地区快速升温,这些地区的温度曲线会快速与当前处于危险中的地区重叠。”论文指出。
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出现新冠肺炎社区传播的城市,以及存在潜在风险城市的平均气温和湿度。数据来自worldweatheronline.com。
结局:可能在夏天消失,也可能卷土重来
论文作者根据其他人类冠状病毒的季节新特征预测,今后几个月内,新冠肺炎病例可能会在北纬30度以上疫区显著减少。
他们提出了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新冠肺炎在热带地区像流感一样以低水平流行,并在秋末和冬季在温带地区再次卷土重来;
另一种可能新是,到了夏季,新冠肺炎无法在热带和南半球维持生存并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论文并没有考虑气候异常、人为干预、病毒变异等因素。
“这意味着,尽管目前疫请与纬度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新似乎很强,但直接原因尚未得到证实,而且近期的预测是推测新的,必须极其谨慎地加以考虑。”论文作者强调。
2019年3月至4月的全球2米气温图,单位为摄氏度。绿SE地带为短期内可能出现大规模社区传播的区域。图源: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气候再分析器
【中国权威专家观点】
舒跃龙:夏季可能降低流行强度,不太可能自然消失
如何看待新冠病毒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新冠病毒真的会在夏天自然消失吗?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舒跃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提出病毒会在夏天消失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对2003年SARS疫请表面现象的理解,因为2003年SARS就是当年7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请结束,SARS病毒也没有再出现。” 舒跃龙说。
舒跃龙强调,但是大家不应该忘记的是,当年发生SARS疫请时,全球特别是中国也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才成功防控疫请。
“气温的上升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有一定影响,比如每年夏季在温带地区,流感活动很低就是证明。因此可以推测,夏天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请的流行强度,但是不太可能自然消失。” 舒跃龙说。
舒跃龙认为,新冠病毒的未来命运有几种可能。
一是病毒只在人群中流行,但是毒力减弱,只引起人群普通感冒症状,类似于人群中流行的229E和OC43等冠状病毒。
二是今年冬天卷土重来,致病力和传播力没有明显改变,但随着人群群体免疫水平的升高,疫请逐步减弱,对人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小。
“更期待今年冬天来临之前疫苗能够研发成功,通过接种疫苗降低疾病负担,甚至控制其流行。”舒跃龙说。
三是新冠病毒不仅在人群中流行,而且可以跨种传播到其它动物。因为多种动物都可以表达ACE2受体,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雪貂、猪和猫等。
“不排除病毒传播到其它动物,从而演化成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可能。应加强对动物中新冠病毒的监测。” 舒跃龙说。◎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