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2岁辅警执勤被撞殉职
肇事车辆司机已被警方控制 初步调查排除酒驾毒驾可能
▲同事们悼念徐锦瑞
▲徐锦瑞工作照
10月16日,在陕西西安新开门转盘东口,22岁的执勤辅警徐锦瑞被一辆越野车撞倒并拖行,由于严重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徐锦瑞殉职的消息随即在网上引发关注。
目前,肇事车辆司机已被警方控制,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据警方初步调查,肇事司机排除酒驾、毒驾的可能。昨天,徐锦瑞所在的大雁塔中队“铁骑队”队长于洋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1997年出生的徐锦瑞是队里的“开心果”,“因为年龄最小,大家都把他当做自家的小兄弟来看,他对工作也很有热请”。
肇事司机已被警方控制
据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官方微博通报,10月16日12时许,夏某辉驾驶陕A9K×××号牌越野车沿新开门南路由东向西行驶至新开门转盘东口时,将正在此处执勤的辅警徐锦瑞(男,22岁,共青团员,2018年6月在交警曲江大队工作至今)撞倒拖行后,又与转盘内李某园驾驶的陕A87×××号牌小型轿车相撞,致徐锦瑞严重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
昨天下午,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曲江大队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2岁的殉职辅警徐锦瑞,1997年出生,是大雁塔中队最年轻的民警,平时表现优异、热爱工作。
面对年轻生命的逝世,社交平台上的众多网友对此表示惋惜。北青报记者获悉,目前,肇事车辆司机已被警方控制,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另据当地媒体报道,警方初步调查,肇事司机排除酒驾、毒驾的可能。
同事眼中的“开心果”
在交警曲江大队大雁塔中队,大家都为徐锦瑞的去世感到痛心。1997年出生的徐锦瑞,2018年6月进入大雁塔中队工作,生前在“铁骑队”工作的时间最长,将近一年。
提起徐锦瑞,“铁骑队”的队长于洋有说不完的话。“他是队里年龄最小的,来的时候也很特别。”于洋记得,此前队里的辅警,大多通过中介和劳务派遣公司招聘而来,“因为工作比较辛苦,农村的孩子也比较多”。但是于洋记得,徐锦瑞是个特例。“他骑着摩托车来的,敲门进来后,自报家门问我们是不是在招聘,主动要报名,说想当警察。当时看这孩子白白净净的,讲一口普通话,一看就是城里的孩子,还担心他吃不了苦。”
徐锦瑞对工作很有热请。“大雁塔景点附近,也是我们负责的区域,所以说我们平时忙,节假日更忙。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要从最基本的街面站岗做起,站了两三个月,他也不叫苦不叫累。后来组建了‘铁骑队’,他本来就会骑摩托车,就加入了。”
“铁骑队”里有12名队员,大多数人生于80后和90年代初。“他年龄最小,我们都把他当做自家的小兄弟一样,我经常叮嘱让大家‘别欺负他’。不过这不用担心,他跟大家关系都很好,是我们的‘开心果’,很阳光。他还喜欢健身,在他带动下,队里好几个人都加入到健身的队伍里,有的人还因此减肥成功了。”于洋说。
于洋称,“铁骑队”日常工作挺辛苦的。“摩托车有200多公斤重,我们和普通的骑行者还不一样,要经常上车、下车,处理事故现场,整治违停、接处警等。”日常工作时,早上从9点要到12点,中午12点到3点是休息时间,下午从3点工作到6点。“我们都要午休,要不然缓不过来,他利用午休时间去健身,回来躺10分钟就去工作,真的是热爱这个工作,完全不知道累。”
市民自发到事故现场悼念
徐锦瑞工作上的辛苦于洋都看在眼里,“这臭小子有点傻。”他说,有一天下大雨,赶上安排路口执勤,他上午执勤时我告诉他,“骑摩托要注意,穿上雨衣,尽量站在路边屋檐下,结果回来后看他的执法记录仪,他就站在马路中间,淋得偷偷的。再一看,下午班又是他,我以为排班的老同事欺负他,一问才知道是他自己要求的,他跟我说,‘哥,没事儿,我把湿的骑行服换了,穿了雨衣’。”
10月16日早上,于洋像往常一样,遇到出宿舍楼的徐锦瑞时还打了招呼,“我问他今天什么班,他说去路口做保障。”当天中午12时许,于洋接到事故科的消息说徐锦瑞被车撞了,“‘铁骑队’的摩托车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有时候是司机的驾驶技术不行或者安全意识不强,但一般来说,人都不会有事。臭小子平时训练得分最高、成绩最好,我当时心里做的最坏的打算,是担心他骨折了,没想到事故科直接说‘人没了’,我一下子蒙了……”
直到16日晚些时候,于洋才和同事们看到了事发时的视频,“他当时把摩托车停在路边,在街心转盘处执勤。那是双向八车道的路,肇事司机像没看到他一样,完全没有避让撞倒了他并且拖行了一段距离,我们在距离事发地点20多米的地方,找到了他的手机和执法记录仪。这些遗物,我们打算交给他的家人,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徐锦瑞殉职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10月16日晚,包括于洋在内,徐锦瑞的不少同事带着白菊花,自发前往事故现场悼念他,“直到17日中午,还有人过去。因为他一直在那一片执勤,还有知道消息的周边住户拿着吃的东西过去了,他们说‘孩子出事的时候本应该马上结束上午的班了,还没来得及吃上中午饭呢’。”
文/本报记者 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