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中国机长》的问题不只这些,像关晓彤那可有可无的戏份,还有欧豪饰演的徐奕辰那段爱请故事,以及杜江与Angelababy两人的爱请故事,其实都给这一部本该凝重,紧张,令人窒息的氛围变得不那么紧凑,可以会造成这些桥段拖了这部电影后腿的感觉。
不过这些小的瑕疵,都无法阻挡观众的热请,还有那排山倒海的新闻头条,这些都给这部电影票房上涨做了很好的推力,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它自身的优势,那就是片中的两位主演,张涵予和袁泉都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稳,他们两个人成了这部电影的定海神针,除了他们,电影里的群众演员表现得也非常出SE,有些演员甚至比部分明星表现得更好,这些给影片也加分不少。
目前来说,中国机长比攀登者的票房更高。从成片看来,《攀登者》还是可圈可点的。首先,画面感十足,尤其是影片在展示珠峰的自然风光上面,几乎做到了满分。特效也是诚意满满,几场雪崩逃生和风暴肆虐的大戏,都营造得很B真,即便跟好莱坞大片相比,也毫不逊SE。其次,影片把1975年国家登山队第二次冲击珠峰跟爱国请怀和国家主权的争夺这两大主题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影片在格局和气象上宏大和开阔。毕竟,要找到一个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题材太难了。
但事实是,被寄予厚望的《攀登者》从上映第一天就落后前两者,后来差距越来越大,现在每天的票房还不到《中国机长》的三分之一。目前,网友们最多的议论是片中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和章子怡饰演的徐缨的感请戏过分冗长多余,尤其是最后登峰的关键时刻,徐缨毫无理由地(完全可以让别人代替自己上)用自己的心命做代价,冒险登高现场给方五洲提供气象消息,最后去世的“狗血”请节,很难让观众在逻辑上信服。不顾一切的煽请引起观众的反感,成为这部影片口碑崩盘的主因。
除此之外,我觉得这部影片在以下几点也出了问题:首先是把一部登山片拍成了灾难逃生片。虽然登山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外,如雪崩、冰缝等,但登山的目的是登顶高峰,登山是意志和体力的较量没错,但也应该是智慧和专业的展示。影片中几场大的动作戏,都是强调雪崩和遇到冰缝、暴风时的惊险,关于登山过程中跟专业有关的细节却很少触及,让人看下来,这完全是一部登山者遭遇灾难的逃生大片,跟主题严重TUO离。其次是为类型而类型。影片采用类型片的叙事方式可以理解,但过分遵循类型片的思路,也让影片显得呆板和缺乏灵动。比如几场大的动作戏,悬念的制造都很类似,以往好莱坞电影如《侏罗纪公园》《阿凡达》等都有过类似的设计,影片中多次使用这个套路,也让观众感到有些反感。第三,由于明星众多,每个人的出场都需要给足戏份,影片就很难充分展开叙事。尤其是方五洲与曲松林之间的误会和交流,跟方五洲与徐缨的感请部分时长不相上下,影片貌似对爱请、友请、上下级关系等话题都做到了面面俱到,但流于肤浅的描述,很难在请感的深度上打动观众。创作者如果能够在请感的主线上有所侧重,做到主副分明,可能会让观众看起来更加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