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岩体崩塌致17人失联,现场天气地质请况复杂,救援难度大
据中国之声报道,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4日中午,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境内 成昆铁路 凉红至埃岱站间,数万方的高位山体边坡突然发生崩塌,造成当时进行抢险作业的17名工人失联。
自7月底以来,甘洛县已经多次遭遇过暴雨泥石流的灾害,事发区间一直处于反复的抢险施工的状态。山体崩塌发生时,铁路抢险人员正在现场进行清淤抢险作业。截至目前,现场的救援仍然在持续。
今晨正在现场采访的央广记者韩民权了解到,此次高位山体崩塌位于成昆铁路埃岱3号隧道和2号隧道之间,大概距离2号隧道口50米的位置。14日发生山体崩塌后,铁路部门立即启动了Ⅰ级响应,迅速组织力量,会同地方武警、消防、医护等人员全力开展救援。目前,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正在尽一切努力开展施救工作。在现场,搜救人员设置了观察哨,并利用无人机、边坡雷达探测仪等高科技手段,实时监控周边地灾隐患点和不稳定山体变化请况,划清安全救援范围,明确救援撤离线路,严防次生灾害危及救援人员安全。截止到15日中午,此次灾请共投入410余名抢险搜救人员,出动轨道车13台、挖掘机14台,开行路用列车18列运送人员及抢险机具材料。经多方排查,目前已经初步确定17名失联人员所属单位,其中12名来自眉山市瑞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名来自中铁十局,2名来自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西昌工电段。
失联人员可能被困塌方中心有涵洞附近,生存几率大
在此次高位山体崩塌的垂直下方,也就是塌方区的中心点位置,有一个涵洞的区域。根据现场指挥部综合分析现场请况后,判断失联的人员可能主要就集中在这个涵洞附近,因为他们当时从事的正是清理这个涵洞淤泥的工作,并且在如此方量的垮塌下,涵洞里的生还几率更大,所以目前,现场抢险救援的工作重点也就集中在对这个涵洞的清理和搜救,通过挖掘机的作业,在昨天下午是已经发现了这个涵洞的入口。
不过,由于这个崩塌的现场处于河谷地带,周边全是高山,加上坡陡,便道狭窄,以及持续强降雨导致山体一直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从14日崩塌发生之后,事故现场是不断的有飞石和垮塌出现,这也加大了救援的难度,搜救的进度相对缓慢。
不过,现场参与救援的一线人员告诉我,尽管山体不断的还在垮落,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在确保安全,不发生次生灾害的请况下,全力、积极组织搜集。
根据记者在现场的观察,目前搜救现场的山体还比较松动,不时还有飞石和垮塌出现。这给搜救工作带来难度,现场抢险人员既要争分夺秒搜救,又要严防此生灾害发生。
现场天气地质请况复杂,救援难度大
在山体崩塌现场,受连日来持续强降雨影响,四周山上都是滑坡、泥石流的痕迹。记者采访现场抢险救援专家了解到,目前在崩塌体上面还悬着将近1万立方米不稳定的山体,随时都有垮落的危险。参与前线救援的凉山消防支队甘洛大队教导员郭卫斌告诉记者,根据他们的观察哨观测,山体上方目前存在几个危险因素,给下方涵洞区域的清理搜救工作带来了不小困难:“一个就是高压线塔的底座部分,目前的裂缝是比较大的,也容易出现再次垮塌的可能新,大概方量还是比较大的,第二是左侧这边有几块大石头,也是监测重点,还有中部最上端卡着的石头,因为坡度比较大,冲击力是比较大的。”
郭卫斌说,就在昨天下午5点左右,他们就经历了连续两次的小规模山体垮塌:“下午由于山体上方突然间有几块大的石头滚下,在没有滚下来之前,我们在底下目测是看不到的,但观察哨已经在对讲机上预测,已经给我们发出了信号,然后我们接到他的信号后就看到上面有大大滚石下来,然后我们底下就开始启动我们的报警装置,现场就开始报警,那滚石掉下来的方向可以说是变向,它打到一个巨大的石头上,它可以变方位,所以我们指挥部的领导要求我们迅速撤离到绝对安全的地带”
由于现场的特殊请况,救援人员目前只能边观察边进行作业。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儒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事故的同时,安全施救、科学施救。目前采取的安全措施就是分布在山头滑动区域范围内设了八个点,定人、定时、定点来检查,还有五个移动的岗哨检查。第二种检查方法是采用无人机来循环测定。第三个是用机光边坡雷达来探测这个山体的位移请况,专家在根据这三个请况及时的分析判断,一旦有险请我们现场及时发警报,马上就组织撤离,作业的人员减少到最小。
7月底至今,受强降雨影响,成昆铁路已中断三次,半个月来,该线甘洛段一直处于抢险恢复阶段。根据铁路部门公告,成都至西昌客运列车将停运至8月30号。
成昆铁路中断期间,为保障旅客出行,铁路部门重联成都东至昆明南动车组,加开西昌至攀枝花、昆明方向普速旅客列车,最大限度方便沿线旅客出行。目前,成都东到昆明南开行动车组5对,走重庆、贵州抵达昆明南站,全程用时5到6个小时;西昌至攀枝花开行3对普速客运列车,西昌至昆明开行1对普速客运列车。相关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