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核“示范片区”垃圾分类
目前已形成四种回收模式 考核标准拟定100分 部分示范片区完成验收
朝阳区白领家园小区的垃圾由不同的垃圾运输车分类运输摄影/本报记者 黑建军
今天,上海实施“强制垃圾分类”进入第9天。从垃圾细分的种类到投放垃圾的各种设施以及监管的制度、罚则……无不吸引着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强制分类”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和“官宣”概念上。北京,离这一步到底还有多远?在明年全市9成小区必须达到“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总目标下,当前居民垃圾分类的实际推进请况如何?北京青年报记者连日来深入社区进行了蹲点调查。
7月4日下午5点,家住石景山八宝山街道沁山水南区的张阿姨吃过晚饭后,准备出去遛弯,她顺手带出了当天的厨余垃圾。张阿姨并未直接将垃圾扔进门口的垃圾桶里,而是径直向小区南边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点走去。兑换点的垃圾分类指导员王健从张阿姨手中接过厨余垃圾,称重登记,共1.2公斤,张阿姨把IC卡贴在王健的手持分类投放信息采集设备终端上一刷,随即显示增加了3分。她对北青报记者说:“现在已经积到17分了,到20分就可以换洗衣液啦。”
每天,在很多社区,有越来越多的“张阿姨”路过垃圾桶不再“随手一扔”,也有无数的“王健”为分类事业提供着多样化的服务。分类、回收、称重、积分……这些生活中的普通词儿,一旦和“垃圾”组合在一起,便不啻是一种“化学变化”:是观念的彻悟,是习惯的颠覆,甚至是社会风俗的革命。
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迎考核
30%-60%-90%,这三个递增的百分数看似简单,但往深里说就是一幅北京垃圾分类推进路线图:在2017年到2020年北京市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中,截至2018年底,北京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总数已达100个,全市垃圾分类制度覆盖30%;今年将在224个街道(乡、镇)开展分类示范,占全市街道(乡、镇)总数60%以上。到2020年,这个数字要达90%以上。
北青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从上周开始的考核验收标准分为10大类21个子类,共计100分。分为总体请况、动员宣传请况、强制分类请况、流程规范管理等等。
北青报记者通读《验收标准》后注意到,正在推进的考核验收不可谓不细,例如为了保证指标的完成,设计了“知晓率”的指标;同时考核也比较注重实际:例如把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别加以考量,前者注重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而后者则强调了“因地制宜”的总原则;另外,考核验收也不可谓不专业:例如厨余垃圾注重考核“干湿分开”的效果,设计了“分出率”的指标,考核厨余垃圾分类质量,设计了“分出质量合格率”指标等等。
部分示范片区完成验收
北青报记者从西城区城市管理委获悉,上个月,作为西城区首个垃圾分类示范区,新街口街道完成了垃圾分类示范区的验收工作,目前验收结果尚未公布。按照市里的部署,随着该区第一批示范片区验收完成,第二批共4个街道的示范片区验收工作也即将启动。
据了解,新街口街道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目前已经覆盖到所有99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分类垃圾桶,并向居民提供分类垃圾袋,同时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随后,街道在胡同平房区也开展了垃圾分类,例如西四北头条、北二条胡同采取撤桶撤站,由流动车上门收集垃圾的举措;前公用、育德、大觉等社区则是定时定点回收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
“正是前期的工作为此次验收奠定了基础。”新街口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式验收历时3天,负责验收工作的专家和第三方公司抽取了10个小区、5个餐饮机构以及5个党政机关,验收流程除了进行问卷调查之外,还入户检查居民和企业的垃圾分类请况。验收组还全程跟随运输厨余垃圾或餐厨垃圾的专业车辆实地“监督”。验收结束后,新街口街道还向验收组提供了三年的工作报告以及验收总结。据介绍,验收组总体对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给予认可和肯定,同时也对垃圾桶站的点位设置、居民源头投放等问题提出建议。
朝阳区劲松街道也于上周进行了验收,结果还没有公布。其他已经开展创建示范片区的街乡镇可能会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迎来验收。今年将在朝阳全区43个街乡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做到全覆盖。
朝阳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级部门会聘请第三方专家,对开展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街乡镇辖区内的单位,用不打招呼直擦现场的方式进行抽查。“验收的标准很多很细,比如说四类垃圾桶,缺一个就不合格,还要查看街乡镇对垃圾分类从人员到资金的投入等等。”
四种垃圾分类模式各有特点
北青报记者在蹲点中发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目前本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种垃圾投放模式。第一种是有人值守的垃圾分类驿站、小屋,鼓励参与,奖励积分;第二种是设置智能投放箱;第三种是上门回收再生资源、厨余垃圾,方便群众投放;第四种是撤桶撤站,定时定点流动收集。
而垃圾分类的方式,北京和上海基本相同,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分法”。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所谓人工值守,普遍是街道聘请的第三方公司请来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他们大多兼顾着办理积分、社区巡回指导分类以及上门回收等工作。而积分鼓励政策是当下大部分社区采取的方式。据八宝山街道垃圾分类负责人赵岩介绍,这个积分兑换点可以辐色沁山水南区的1300多户居民,每天的厨余垃圾大概出3-4桶,约800公斤左右。石景山城管委垃圾分类负责人侯淼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点在石景山八宝山街道、五里坨街道、苹果园街道、八角街道等五个街道设立,共有11个站点,接下来,还将增加更多。
所谓“智能回收”,是指各式各样的智能回收装置。上月在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外交部街33号院内,就新放置了6台智能垃圾桶,居民只要刷一下指纹,桶盖打开,就能投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时也能完成积分。
在东城区崇外街道,则“升级”为智能六分类垃圾回收箱。分别可投放纸张、塑料制品、塑料瓶、金属、织物和有毒有害垃圾。只需下载“分一分”APP,用二维码对准扫码口一扫,就能打开相应的垃圾桶进行回收并积分。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居民采用刷卡的形式,可对应投放塑料、纸张、玻璃、金属、有毒有害垃圾这五种垃圾。
“从长远来看,垃圾分类回收机也有不利的地方”,石景山城管委垃圾分类负责人侯淼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随着各个区垃圾分类回收机的陆续入驻,“智能垃圾投放”似乎变成一种时尚。但智能垃圾回收机多由企业自主研发和投放,一旦技术或资金链出现问题,就很容易造成回收机的停用,从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倒退。他建议街道社区从严选用和考查相关智能垃圾回收机企业,保障正常运转。
所谓“上门回收”,其关键点在于“干湿分离”。北青报记者在东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区采访时看到,回收公司给社区每户都免费发放了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并且“一户一码”,蓝SE垃圾袋是用来装可以回收再生的干垃圾的,绿SE垃圾袋是用来装瓜果蔬菜这类厨余垃圾的。在处理干垃圾时,居民只需要点击微信小程序中的“呼叫回收”,按流程提示选择好上门地址、上门时间,就能坐等回收员上门。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西洼地社区在“干湿分离”之前每天产生3吨生活垃圾,“回收率”几乎是零;而现在通过“上门回收”产生干垃圾近400公斤,“可回收率”提高十分明显。
重点
怎样保证分类到位?三种探索最有效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社区普遍反映,居民的前端分类意识薄弱是分类工作的最大阻力。事实上,这涉及到观念的转变和固有习惯的颠覆,其难度可想而知。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当前基层实践探索出了很多“实招”“新招”确保分类到位。
第一是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面对面,手把手,“效果”最明显。石景山八宝山街道沁园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苏树坤每天在小区内巡回,对单元楼门口垃圾箱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如果正好遇到居民投放垃圾,就进行现场“教学”,告诉居民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第二是巧用互联网+,方便实惠。北京市东城区某公寓楼下安装了架子,给每户发的小厨余桶可以摆放在上面,每个架子可以放30多个小桶;每个小桶内装有磁卡,并写明属于哪一户;居民在家做好厨余分类后,随时可以把小桶放在架子上;厨余收集员每天清运3次,清运时给每户的厨余垃圾称重并刷卡积分。这种模式不像大型的智能垃圾桶那样成本高,而且同样是发垃圾桶,该模式巧妙地将硬件和“互联网+”结合,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优势显而易见。
第三,很多社区都开始加大宣传力度。石景山区重新编写并印制了专用于入户宣传的分类指导手册,共6万册,已发放到3个先期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的街道(八宝山、老山、广宁);东城崇外街道网格中心副主任李涛说:“我们跟辖区里的中小学合作,定期给孩子们开课讲解垃圾分类,让孩子影响大人。同时,利用暑假孩子们回社区报到的机制,让孩子们回社区劳动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怎样保证考核压力传导到底?抱着居民是“客户”的心态去服务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感到,汲取各地经验,垃圾分类的成功关键在于层层传导压力,市级层面考核片区,片区考核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的一线人员秉承严格规范,在片区这一“神经末梢”起作用。
在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引进了第三方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回收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协同开展辖区内8个社区的垃圾分类与回收工作。据该公司总经理刘权介绍,公司与街道每年签订一次服务协议,街道会根据服务效果开展评价,比如每年的厨余垃圾分出率必须达到5%以上,低于这个数将得不到政府购买经费,低于7%则会扣除一定的费用,如果超过10%,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机励第三方公司提高服务质量。
公司又通过怎样的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刘权说,用一系列严格的考核规则来保证。目前东花市街道一共有20名一线垃圾分类服务员,每人负责盯10个左右的厨余垃圾投放站。每天早上8点左右,垃圾分类服务员到社区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厨余垃圾桶、拍照记录、整理二次分拣、再拍照、测量该垃圾桶重量,照片、数据第一时间上传到后台,也作为他们每日上岗打卡的证明。在每天下午和晚上,垃圾分类服务员则主要负责上门回收可再生资源。在此期间,客户又会在APP上对这些服务员的工作进行点评,是否按时上门、服务态度好不好、是否穿工作服、戴没戴工作牌等等,如果客户打了五星好评,每单能奖励5元。
刘权说,要让老百姓有很好的服务体验,他们才会参与垃圾分类。通过这种与居民互动的监督管理方式,邀请老百姓来评价。老百姓说干得好就奖励,干得不好就惩罚,以此形成机励机制。
刘权说,垃圾分类关键还得靠老百姓参与。街道每个月超额开展各SE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去年完成全街道2.3万余户上门动员工作后,通过数据分析,今年将针对部分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的楼宇开展第二轮重点宣传。
怎样保证运输不混装?装车卸车保证重量均等
在采访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对于垃圾分类,有居民质疑,就算前期实现了分类投放,最后运输的时候却混装运输,导致垃圾分类白做工,这是分类受阻的“槽点”所在。对于居民的这一顾虑,东城区崇外街道网格中心副主任李涛以“厨余垃圾”的分类为例进行了说明。他说,小区居民的厨余垃圾分出比较纯净的话,就直接拉到处理厂填埋或者堆肥,但是饭馆的餐厨垃圾种类杂、汤水多,要经过二次处理,把水控掉,才能堆肥。
严密的监管过程也保证了垃圾分类运输。李涛说,街道内的清运车辆有两种,都来自环卫中心。一种是厨余垃圾车,可装4吨的厨余垃圾,上面有称重设备,倾倒的同时可随时记录重量。还有一种是生活垃圾压缩车,可装6到8吨垃圾。厨余垃圾运输到处理厂时,也会进行再称重。街道每个月会跟主管垃圾分类的区城管委核对,看看厨余垃圾的重量对不对,避免运输期间厨余垃圾被私自倒卖,甚至连车辆的行驶轨迹都会记录在案。
试点
部分片区启用
四种收集方式
有人值守的分类驿站、小屋
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师宿舍院
朝阳区劲松街道五区“绿馨小屋”
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5个“积分兑换点”
设置智能投放箱
东城区崇外街道
东城区建国门街道
西城区德胜街道
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
朝阳区白领家园小区
上门或定点回收
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西总布胡同
东城区崇外街道
东城区东花市街道
丰台区东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区、六营门、云岗街道、方庄地区、和义街道
撤桶撤站,定时定点流动收集
东城区三眼井胡同
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前公用社区
海淀区苏家坨镇柳林村
顺义区牛栏山镇东范各庄村
本版文/本报记者 王斌 蒋若静
李天际 李泽伟 刘婧 蒲长廷
图示制作/潘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