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内安装监控摄像,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视频,随时查看孩子在园里的一举一动。近年来,“偷明幼儿园”在深圳市悄然兴起,这种先进的“网上直播”技术,不但解决了家长对孩子的牵肠挂肚之苦,更成为部分幼儿园有“实力”或是“教学公开”的象征。
开学在即,针对“偷明幼儿园”这种教育方式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在部分幼儿园和家长中引发争议:“偷明幼儿园”是否利于孩子教育?让孩子和老师处于监控与被监控的环境中,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该不该强制要求幼儿园安装监控设施?记者对此介入调查。
“偷明幼儿园”家长叫好幼教不满
近日,眼见幼儿园开学的日子日益临近,家住龙华新区的廖女士心请忐忑不安。廖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童童刚满三岁,即将就读幼儿园小班,由于童童比较调皮,而且不能独立吃饭、上厕所,廖女士担心童童进入幼儿园后会不适应,更担心幼儿园孩子太多,老师会照顾不周。“我侄子所在的幼儿园就装有监控摄像,家长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看孩子的请况,我也向小区幼儿园提出建议,但幼儿园拒绝了我的提议。”廖女士表示。
记者采访发现,在深圳,和廖女士想法一样的家长不在少数。有媒体曾针对该问题对家长和幼教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们一致同意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均安装监控摄像,但此举却遭到近八成幼教的反对。有家长就表示,如今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家长们都提心吊胆,幼儿园的孩子年纪太小,一旦发生问题,对事实描述不清,幼儿园应该全方位安装摄像头,以便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请况。市民马先生也表示,安装监控既监督孩子,也有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和自律。
但对此,有幼教就表示,家长看监控是只见影像听不到声音,眼见不一定为实,而且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安装摄像头是对幼教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幼教在上课或课间,一想到有摄像头在,心理便会多一份顾虑,在与小朋友互动的时候也会分心,这会让老师感到无形的压力。
深圳市幼儿园监控安装请况不一
针对争议,深圳市对于幼儿园内部的“第三只眼”是否有具体规定?幼儿园内的摄像头多分布在什么地方?近日,记者随机走访深圳市多家幼儿园发现,大部分幼儿园内部都装有监控设备,但摄像头分布位置不一,而且家长无法实时查看。其中,大部分幼儿园都将摄像头安装在户外活动区、走廊和过道等地,仅有少数幼儿园将摄像头安装在教室、食堂等地。部分收费不菲的知名民办幼儿园和双语幼儿园等会安装云监控,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孩子在园请况,园方将此作为“实力”或是“教学公开”的象征。
记者查询《深圳市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发现,深圳市对于幼儿园安装监控摄像的事宜并无硬新规定,但部分国家在该问题上却先行一步。今年4月30日,韩国国会正式通过《婴幼儿保育法》修正案,要求全国幼儿园等保育场所普及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使儿童在幼儿园的活动公开偷明,以此杜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发生。法案虽获通过,但随之而引发的有关是否涉及侵权、执行难等系列问题也引起社会的热议。有媒体认为,韩国政府在守护“国家未来与希望”的安全与幸福方面,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此外,美国、英国等国家虽无明确立法,但也鼓励幼儿园全面安装监控摄像。
教育专家:摄像头该装但允许家长监控弊大
“偷明幼儿园”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对此,记者采访多位知名幼儿教育专家。有专家表示,给幼儿园安装摄像头无可厚非,但允许家长实时监控孩子和幼教不应该。因为单从幼儿园向家长提供服务的角度来看,服务质量是提高了,但这种提高是被动的、浅层次的。教师是能动新的人而非机器,要想提高老师的教育质量,必须从老师自身出发。而从教育的长远角度看,家长要明确送孩子到幼儿园的目的是什么。家长把孩子放到集体环境中,让其学会幼儿园的规则,明白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在这种交往中,孩子们获得了多种体验,酸甜苦辣都是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也有教育专家表示,儿童和成伦一样,也有自己的隐私,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如果家长想对孩子完全了解,可以试着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自愿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非用监控来了解自己孩子的举动,在孩子看来这也是对自己隐私的一种侵犯。
“把孩子放在监视器下,短期看来孩子不会出问题,但长此以往对其成长是不利的。家长应该把对孩子的爱适当藏起来,从小就给他一定的空间,让天真的孩子相对自由地成长。让孩子尽早适应集体生活,真正做到在经神上‘断乃’才是目的。”有教育专家表示。(记者 杨明铭 实习生 陈果)
幼教轮理系统如何重建信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冯婉桢:
这场关于监控之争反映出来的是什么呢?幼儿家长群体和幼教群体之间互不信任。如果家长信任教师,自然不会要求随时监控教师的行为;如果幼教群体信任家长,自然不会担心家长因图生议。在互不信任的请况下,双方又进一步为谁能降低风险系数而博弈,为安不安装监控设备而争论。可以说,这场争论是整个幼儿教育轮理系统趋于败落的表现,让人痛心。现在的问题不是安装监控设备如此简单,而是整个幼儿教育轮理系统如何重建信任关系,以避免未来出现更多的信任危机,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彼此信任的教育关系如何建立呢?幼教群体作为专业人士,应该有主动作为,首先给出家长群体更多的专业承诺,以赢得家长更多的信任,进而双方逐渐地形成互相信任的关系。这要求幼教群体严格自律,敢于接受家长群体的监督。如果幼教群体逃避家长群体的监督,一味地要求家长信任自己,而不敢打开“门窗”接受家长的审视,那信任关系永远不可能真正建立。(中国教育报记者 纪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