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店招服务员只要985院校毕业生,年薪20万+。河南郑州一家火锅店的招聘广告,在一些网络平台炸开了锅。该店负责人解释:“我们发布这个信息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我们这个地方,有更长远的发展。”
新闻还没有下文,尚且无从得知该火锅店能否真如广告要求所言,招收到985院校的毕业生。如果把这则招聘广告视为一场营销策划,它无疑达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然而,这显然不是寻常的商业营销。在商业营销之外,还有很多真问题有待解答。短短几字的招聘广告,有人读出了店主的自信,有人感到就业形势的紧张,也不排除有人敏感地察觉到对名校学历的奚落。
无论认同还是抵触,“985”是引发争议的核心元素。尽管在国家着力建设“双一流”的当下,“985”“211”逐渐成为历史名词,但在普通人的心目中,“985”依然是无法抹去的时代印记。用“985”指代名校,成了舆论表达的习惯。
习惯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在形形SESE的高校排名榜之外,公众有着约定成俗的对“好大学”的理解。一些高校在某些排行榜上起起伏伏,每年的录取分数线排名却不见得有多大变化,恰恰说明社会对学校声誉的认可是相对稳定的。
好吧,姑且用985院校毕业生指代名校毕业生。那么,名校毕业生从事服务行业,为何至今引发争议?不管是名校毕业生送快递,还是当外卖小哥,大大小小都算个新闻。
有人认为,从事服务业不符合名校毕业生的身份,甚至觉得大学毕业给人端茶送水有失体面。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早就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少数经英了。而且,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服务业同样需要大量有知识的人。
更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服务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价值被低估的岗位。前些年,媒体报道快递小哥月入上万元的消息时,还屡屡引发惊叹。但是,很少有大学生真的愿意放下身段去送快递。这未必因为大学生看重所谓的“体面”,而是快递行业的整体收入并没有媒体渲染得那么高。
整体而言,社会仍然享受着廉价的服务业,并且通过这种廉价受益。比如,花十几块钱就可以发快递到全国各地,甚至享受“次日达”服务,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可能要花几倍的价钱,以及更长的时间,才能把快递送到目的地。但是,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必然阻碍服务业升级换代。服务可以廉价,但不能永远通过压缩劳动力成本、降低服务水准来实现。
有人担忧名校学生去当服务员,浪费了多年学习的知识。这其实是可有可无的矫请。只要有心,任何岗位都能找到知识的用武之地。如今,关于服务业的吐槽很多,抱怨很多,却很少有人真正从整个行业的人才结构中寻求答案。没有哪个行业是注定高端的,也没有哪个行业仅靠低门槛的人才投入,就能实现长远发展。
说实话,现在有些名校学生趋之若鹜的岗位,也未必有多高的专业知识门槛,更谈不上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一个在学校里门门功课都是A+的高才生,在某些岗位工作几年以后,也可能把大多数专业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有的岗位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无非是要么收入高,要么带给人稳定感,而服务业等所谓“低端岗位”尚且无法体现出这些优势而已。
火锅店招服务员要求985,刺痛了人们的许多根神经。其中最痛的一根刺,就是对固化的行业分层的反省。只有打破这样的行业分层,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才能更加合理。人们也不必再为“大学生从事×××”倍感纠结。
近年来,每每有类似大学生从事养殖、当技工、投身服务业的新闻爆出,社会舆论的整体评价都是正面的,这固然体现了思想解放,表达了社会对多元化选择的包容。但是,在鼓励个体勇敢地踏出那一步之外,也要引导社会消除对部分行业的偏见,让社会价值在人才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