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麻辣烫、炸机串、馄饨摊越来越多,夜里就把这条街给占满了。从傍晚五六点,营业到凌晨三四点,完事就把不用的东西随地一扔。
整个晚上,“脏街”油烟缭绕,人声鼎沸,42号楼上的居民被熏得、吵得绝大部分都搬走了。我一个朋友就把房子租出去,搬到河北的三河去住了。
我家离“脏街”走路两三分钟,也不能幸免。有的在“脏街”喝酒闹起来的,跑到我们小区里嚷嚷,还有随地大小便的,把小区的绿化带也弄脏了。
现在,“脏街”不脏了,违建拆除了,楼ti粉刷了,路面变宽了,电线入地了,42号楼楼下还加了绿化带。有的老街坊就又回到42号楼了。这条巷子从“脏街”也变成了三里屯的名片街。
我写了一首小诗,叫《脏街之变》:夜晚灯红酒绿,凌晨垃圾遍地。私搭乱建把街占,日日来往万人穿。每到夜晚吵不休,百米脏街居民烦。终于治理拆违建,种上绿草花开园。多年邻里相见欢,夜晚终能好入眠。居民有事政府管,百姓拍手才称赞。
这些年生活好了,我和爱人游览过一些地方,上海、香港、巴黎都看过,不过我还是最热爱三里屯。通过改造,它现在的夜景非常有人、宜人。每天在这儿遛遛弯,我觉得非常舒心、豁达。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