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割韭菜”式经营模式却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假货丛生”。
近日,徐州市警方就公布了一起淘宝平台特大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的案件。案件中,假冒化妆品多达20余吨,分布在16个仓库内,警方雇佣了整整4台平板货车才把假货全部拉走。更为严重的是,案件的受害者涉及全国23个省市,受害人次高达130万左右,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
对于商家而言,要想挣钱无非是降低成本或抬高售价。淘宝平台上的买家多为价格敏感型人群,抬高售价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方法,那就只好降低成本了。在阿里这样的巨头面前,商家的谈判力无疑是微小的,为了支付高额的广告费,商家铤而走险开始从产品上大做手脚,于是大量的假货就这么产生了。
假货的骂名也曾让阿里尝到了苦果,美国服装鞋履协会(AAFA)曾多次抨击阿里包庇平台商家售卖假货,直接导致淘宝被美国贸易办公室列入恶意市场黑名单,至今未被除名。然而在高额的利润面前,阿里显然不愿意放弃摆在眼前的甜头,毕竟还有那么多亏损业务需要电商来输血。
只是这种只顾自身眼前利益,不顾商家与消费者的模式究竟能持续多久?阿里的品牌价值又能承受多少次假货的冲击?
真是苦了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