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王晶)只要没回东北老家,李芳华每天都会为儿子熬上一碗白米粥。但也许儿子并不知道,母亲每日以家和小区为半径“画圈”的生活,就像这白粥,没有任何味道。
365天的日子被眼前儿孙的三餐起居,挤压进本来就不大的空间。如果不是为了他们,像李芳华一样的老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离开自己的老家,与亲朋旧友远离,更不会对新迁入地的生活产生“隔阂”。
和人打了一辈子交道,李芳华却成了这座大都市里觅不到存在感的“隐形人”。
2017年8月1日,北京,午后时光,来自东北的两位老人已来京四年。孙子不在时,等孙子,孙子来了看孙子,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央广网记者王永康 摄
据社科院今年7月发布的《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认为,随迁老人一般是指因照顾晚辈等需求,随在京落户的子女生活两个月以上的老年人。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这类人群中,因语言习惯、人际关系等原因,鲜少出户的老人,却成了社区中的“隐形人”。
2015年卫计委的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显示,我国随迁老人将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中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博士周军认为,如果这些老人出现对身份、心理认知的偏差,会带来社交行为的阻碍,或出现经神抑郁等问题,成为经神疾患高发人群。
“您能叫得上母亲日常朋友的名字么”
“抱歉,真的不知道”
有这样一组日常数据,可能65岁马丽鑫的家人从未察觉。
马丽鑫来到北京已经整整2年,但在这片新迁入地,她朋友圈的数量仍为0;叫上名字的邻居数量仅1人;她2天能看完6、7集电视剧和3部电影;与孙子在一起时间几乎24小时;而她平均一月外出小区的次数只有1次,有时甚至为0……
到北京后,马丽鑫把自己的日子变成了分秒不差的时钟。只要按照往常定好的发条时间走,一成不变。记者在跟访期间发现,她从早晨五点半起床、九点左右去超市买菜、出门遛弯、下午三点给孩子煮机蛋……。
生活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娱乐,似乎一直在地上“打圈圈”,马丽鑫生活所有重心全部以孩子、小区、菜市场为半径。平日,儿子和儿媳上班后,家里就又变成了她和孙子的二人世界。“和小孙子在一起,看着他一天天长大也挺有成就感的。”
但,这可能是她唯一的乐趣。只有在孩子那,她的被需要感才是“满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