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华与太太林心如
采访霍建华之前,同行劝告说要多准备些问题,据闻他的言简意赅会让话题很快终结。事实上,霍建华不会冠冕堂皇地高谈阔论,正如迷妹们送给他的称号“老干部”一般,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总是掺杂着不少大道理。
如今的霍建华很怕自己跟不上潮流,他一脸茫然地问新京报记者,“我至今都搞不懂什么是老干部,也没当回事,你们不讲我都不觉得。”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曝光配合宣传,但除了必要的宣传之外,几乎很少接代言,也不参加商业活动和综艺节目,不开微博、很少发微信,私下喜欢安静地思考,爬山、看书,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沉淀”。“这么多年我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情就是拍戏,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就像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明星,私下也不打扮,就一件T恤、一个棒球帽、一条牛仔裤,随意,然后出门。至于现在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快乐地保持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想每个作品都有进步,慢慢让大家看到。”
A 被演戏耽误的歌手
发张唱片是他16岁时的向往
前不久,霍建华在某综艺节目中献唱了一曲《每天爱你多一些》,瞬间登上热搜。他成了别人眼中“被演戏耽误的歌手”,当记者问他还会再出唱片吗?他笑着摆摆手,“应该,完全不可能了。”
事实上,唱歌是霍建华从小的爱好,哥哥霍建元曾说弟弟对唱歌的狂热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时我们家住在四楼,我在一楼就能听到他的歌声,洗澡时他也会在浴室里高歌,连邻居都能听到。”对于霍建华来说,从没想过当明星,但“发张唱片”是他16岁时的向往。
1979年出生于台北的他,性格安静,不太爱说话但喜欢打篮球。和娱乐圈结缘始于高中,那时他在文化传播公司当助理半工半读,跟着台湾主持人曾国城四处奔走跑通告,端茶倒水、买槟榔、送文件,所有琐碎的杂事他都做过,“那不是一般人能碰到的经历。体会到了幕后的操作流程的不容易,对我来说更是种历练,对我走到幕前的心态也有很大帮助。”
2002年,为了得到演唱电视剧片尾曲的机会,霍建华出演了偶像剧《摘星》,从此踏入娱乐圈。回忆当时,他说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成功的歌手,但正是这个向往成就了如今的自己。
B 一年拍七部戏的少年
边骑摩托车边吃盒饭赶场
假如你身处十几年前的台湾,打开电视机随便换几个台都能看到霍建华的脸。
被称为“霍建华年”的2003年,他一连接下七部偶像剧。无论是大陆观众熟悉的《海豚湾恋人》,还是《西街少年》《千金百分百》,他同时拍三四部戏,从早晨6点拍到凌晨3点,没日没夜地演,骑着摩托车赶场,甚至因此练就了边吃盒饭边开车的技能。有一次从台北赶到台中的路上差点睡着出交通事故,让他心生后怕。
“拼命三郎”成了“霸屏偶像”,但维持了一年的忙碌,让霍建华反倒有些忧心忡忡,“每天都在拼命工作,就像被看透了一般,没有生活也失去了自我。”至今,霍建华都坚信这一点。也因此,一部影视作品引起的波澜再大、再多人狂欢,他都想置身事外。面对他不曾当做人生目标的名声与喧嚣一次次地来到面前,他淡淡地回应,“我还是不清楚明星和演员的区别,是不是一个演员演了戏、很受欢迎就是明星了?我没法界定别人给我的头衔,只知道自己从没想过做明星,只想当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