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依旧神圣无比,对人生前途的影响也显得尤其大。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交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我是1994年参加高考,就读柳州高级中学(简称“柳高”),我的成绩在这所重点高中的全校排名12名上下。由于当时考试发挥较好,以超本科重点线20多分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回忆20年前那场考试,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件事,可以用“凝重”“雀跃”“担当”来形容。
1994年那个闷热的午后,第一科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不久,考场外传来“极其惨”的哇哇大哭声。语文科目作文题是一篇命题作文叫《尝试》,这年的出题老师也别出心裁地打破了一贯作文是议论文ti裁的写作方式,而是要求写记叙文ti裁。那位考场外哇哇大哭的考生因没有认真审题,而错把作文写成议论文ti裁。
看到考生由于审题如此“离谱”,而犯下这样的错误,我的心请是凝重的。尽管“擦曲”不甚美好,但我的状态不错,并且一直延续到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对自己都是信心满满。
或许现在说出来可能大家不太相信,当年之所以选择报读武汉大学,是出于“从柳州到武汉有火车直达很方便”的考虑,这与其他同学“小心翼翼和紧张”相比,这种“漫不经心”让自己走入这所百年学府名校的经历多了些喜剧SE彩。
第三件印象深刻的事是,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这意味着学生上学需自己交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武汉大学当年学杂费是2000元,这对于很多农村子女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很多同学看来最不幸的是遭遇“国家不包分配”机制试行,但我挺乐观。
我认为,毕业自主选择喜欢的领域,工作就业的机会就增多了,用人单位对应试者进行考量的录用,也会间接刺机用人单位为了优选人才用福利待遇吸引人才,这样的改革应该是“双赢”的,毕业生可以再次把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那是一种担当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2003年
“非典”和第一次6月高考
讲述人:罗文彬 目前就职自治区科技厅
高考时间: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