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康5月19日电(记者 宋宇晟)“种一亩庄稼,一年赚一千块钱是很难的。像我们这里常见的苞谷,现在几MAO钱一斤,他自己还要吃,基本挣不到钱。种中要材的话,今年一亩地一年三千块钱是有保证的。”紫阳县继锋中要材种植收购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铭锋觉得,对于大山深处的村民来说,这或许是个TUO贫致富的办法。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地处巴山北麓、汉江沿岸。金铭锋的中要材合作社就位于紫阳县高桥镇板厂村。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贫困村发展中要材种植?“刚开始我们都考察过村子的自然条件,通过我们这里的土质、ph值、气温各方面综合考察,看可以种啥,也是因地制宜。”金铭锋告诉记者,最终合作社决定在高桥镇的板厂村、铁佛村种植苦参、丹参、白术几种中要材。
考虑到当地老百姓此前没有种植这几种中要材的经验,合作社先在两个村子租用了大约1000亩耕地,并在当地成立了中要材种植基地。“我们在板厂村就租了600多亩,其余的在相邻的铁佛村。”金铭锋说。
而目前,种植基地每天也都需要人去打理。高桥镇镇长曾健坦言,这样一方面让村里的荒地流转起来,另一方面合作社还雇当地村民种植、除草,这确实让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