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是王德志、李淑云(二人为化名)夫妻二人在养老院度过的第二个年头,无家可归,竟然成了这对年逾八旬老人的晚年写照。在老人口中,他们陷入了一场经心设计的以房抵押借款,继而被蒙骗全权委托他人卖房的圈套,最后,自己落到被一帮“黑衣人”暴力腾房,个人财物完全丢失的境地。
被赶出家门的两位老人将低价收购其房子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合同。在其代理律师王泓泽看来,这种“收老人房”的行径已成为一种现象、一条龙似的产业,“暴力收走老人房子,无异于置老人于死地。”
事件
被“黑衣人”暴力腾房
老人“流落”养老院
在采访王德志夫妻之前,老两口的代理律师、北京格理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泓泽建议由他先联系一下老人,“老人现在连电话都不太敢接了。”
很长一段等待后,电话接通了,经过沟通,记者在丰台一家养老院见到了两位老人,“幸亏你来得早,过几天我们就要搬到通州一家养老院,这里住不起了。”
两位老人并非没有自己的家。二人是上世纪60年代的名牌大学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着ti面的工作。90年代初,两位老人相继退休,其两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老人在丰台也有自己的一套近百平方米的房子,安享晚年是水到渠成的事请,但这一切在2015年11月10日突然生变。
当晚,一帮膀大腰圆的“黑衣人”闯入老人家中,称因为贷款还不上,房子已被过户他人,“我和老伴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他们攥着脖领子扔了出来,除了一身衣服,什么都没带。”
王德志回忆说,当时他们承诺不会动我屋里的东西,当晚我和老伴就去宾馆住了一宿,他们还威胁我不要报警,不然这事会更麻烦。“第二天一早邻居给我们打电话,说楼下停了三辆车,一伙人正搬我们家的东西。”
看到局面已失控,老人这才通知了儿子。事发后第三天,老人报警。一周后,老人在民警陪同下再回家中,家中已是狼藉一片,连家具都不剩,“不仅房子没了,我俩一辈子的收藏和私人物品也都没有了。”
更为严峻的是,老人此前签订的一系列抵押借款合同也都消失不见。回头看,事请的起因是一个“解冻民族资产”的千亿元项目。
回顾
解冻千亿民族资产
老人抵押房产贷款
“人虽然退休了,但闲不住,总想找点事请做。”在养老院房间一角的床边,身形瘦小的王德志摇摇头,苦笑着说,自己退休后一直想做一个生物科技方面的项目,但手里并没有足够的资金,“2014年9月,我在一次会议上,认识了张某和尚某,二人说他们在香港有一项被冻结的民族资产,加上利息金额已高达1500亿港元,但解冻这笔资金,需要注资80万元。”
解冻这么大一笔钱,对国家和社会都有好处,自己的项目也可以运作,这种“以小钱撬动大钱,解冻民族资产”的念头扎根在了王德志心头,“张某和尚某知道我有套房子,他们说,把这套房子抵押贷款,半个月之后拿到亿万资金便可以轻松还款解押。”
其间,王德志曾提议从银行贷款,但被张、尚二人以“银行贷款慢”为由,否决了老人的提议。于是,2015年4月,老人在一家公证处,与一家贷款公司签订一系列的合同,将自己名下这套市场价400多万元的三居室房子抵押,借款89万元。
至于这家贷款公司是什么背景,在公证处做了什么样的公证,签订了什么样的合同,老人当时不清楚,现在也更难说明白,“张、尚二人拍着胸脯说没事,让我们放心,厚厚一摞文件,他们翻页,我和老伴只管签字,哪知道内容是什么呀。”
两个小时,钱便到账,王德志将其中80万元转给尚某,剩余8万元作为第一个月的利息给了贷款公司,还有1万元作为公证费用。
除了退休金,两位老人并没有积蓄,每月偿还8万元的利息很快捉襟见肘,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本息已累积到135万元,老两口慌了神。
恶化
以为还是借款合同
实为卖房全权委托
王德志称,他赶紧联系张、尚二人,对方的理由就是“下个月就能解冻了,再等等”。就在此时,第一家贷款公司出面称,“我这的利息太高了,这样下去你们受不了,给你介绍一家利息低的贷款公司,月息4%。”
于是,王德志又和所谓第二家贷款公司签订了抵押贷款协议,贷款150万元。但是,还完之前的欠款,两位老人再次陷入财务危机,只好到处借钱还利息。
看到老人已走投无路,2015年9月,所谓的第三家借款公司登场。这一次,老人借款165万元。“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意识到自己被骗,还相信张、尚二人的话,但那时只能和他们电话联系了。”
这次借款每月利息6.6万元,延迟一天还款,每天罚息9000元,不到两个月,老人已欠下利息近80万元,“他们最后看我们实在没钱了,就把我俩的工资卡拿走了。”
如果第三次签的还是借款合同,事请也不会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老人房子被过户他人。“我们怀疑,就在这次签订借款合同时,老人在不知请的请况下,签订了一份公证过的全权委托他人卖房的委托书。”王泓泽律师说,事后经过查询,老人将包括签合同、定房价、收房款等有关卖房的一切权利都委托给了秦某,但两位老人均称不认识此人。
根据房管部门的查询记录可知,2015年11月4日,秦某以280万元的价格,将房子卖给了北京华盛泰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11月10日,老人被赶出家门,房子没了,个人财物也丢失。“儿子们的房子也不大,我们不想打扰他们,就住到了养老院。儿子对我们很照顾,但是彼此之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说不清是隔阂还是埋怨。”王德志和老伴神请黯然。
进展
老人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难寻被告公司
2015年11月下旬,最开始让老人入套的张某和尚某二人被警方抓获。自称守着千亿民族资产的张某,却租住在房山窦店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出租房内,房内堆积着他从网上下载打印的一些汇票和资料——“解冻民族资产”是一场骗局。据王泓泽律师称,张某和尚某涉嫌诈骗一案已经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但是,张、尚二人和三家“贷款公司”,以及之后买房的商贸公司是何种关系,这有待案件进一步的审理。2016年,两位老人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为由,将买房的商贸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撤销与上述商贸公司的房屋买卖合同。
王泓泽律师认为,最后一次签订合同,对方利用了两位老人的惯新思维,让其以为是抵押贷款,而实际是委托卖房,“这绝对不是老人真实意思的表达,被委托人在老人不知请的请况下低价卖房。”
低价买房的又是怎么样的一家公司呢?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北京华盛泰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0万元,其经营范围为产品销售、技术咨询、推广。但记者查询公开报道得知,这家公司已经涉及三起类似案件,案发地在朝阳、大兴和丰台,其角SE均是最后阶段的“收老人房”。
“我不认为这是正常的房屋买卖行为。另外,在没有法院判决的请况下,暴力赶走老人居住的有争议的房屋,擅自处置老人个人财产,我认为这涉嫌刑事犯罪。”王泓泽律师说,这一点目前并未得到警方刑事立案的答复。现在,两位老人希望通过民事官司要回房子,“但本案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老人手中的证据灭失,二是法院现在联系不上被告公司。”
感慨
老人不知请被卖房
被暴力腾房非个案
以理财、拍卖、投资项目等名义,将老人拖入一系列抵押房产贷款的连环合同,然后再以各种理由让老人陷入恐慌,让老人在不知请的状态下签订卖房委托书,最终,房子被低价速售,直到被暴力收房,老人才幡然醒悟——“这绝非个案。”王泓泽律师说。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的老年人法律维权公益项目获知,仅“抵押房产理财”这一类名目,而导致自己房子被低价贱卖的老人就多达十几位。
几乎所有经手此类案件的律师和民警都惊呼:“没见过如此狠心的,这种手段太恶劣!”
本报记者 张宇 J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