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哈尔滨11月30日电 (记者 刘锡菊)黑龙江省图书馆30日对外发布消息:黑龙江启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旨在推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避免文献历史“断层”,黑龙江省130余名从业民国文献编目工作人员出席了启动仪式。
民国文献,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至1949年9月中国出版、保存的各种中外文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以及档案、手稿等。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介绍,民国时期文献是反映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变革的载ti和原始记录,蕴涵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各级各类图书馆收藏民国时期文献达十余万册。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韩慧峰告诉记者:“这些文献载ti形式多样,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进步思想和革命求索内容,对该时期的各种文学文化文献有必要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
不过,韩慧峰也坦言,“黑龙江省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还存在着部分收藏单位保存条件差,文献酸化、老化加剧,破损严重;再生新保护进展缓慢;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由于民国书籍的纸张普遍使用的是当时刚传入中国市场的西方造纸技术,含酸度较高。经过近百年岁月后,许多书的纸质比明清线装书还要“脆弱”,翻看时如不注意书页很容易散碎。而且古籍收藏市场“贵古贱今”的心理使得不少民国原版书已成孤本。
据了解,黑龙江省图书馆现收藏图书、期刊、报纸等类型的民国文献达8万余册,包括中、日、俄、英四种文献语种。为了加强保护,目前该馆已设有专门的恒温恒湿书库,配备专业的防尘书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