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戴盈之在一次同孟子的谈话中,谈到了如何治理国家的事。孟子提出了民众的疾苦问题,除了灾荒给百姓造成的困苦外,捐税对百姓的负担也是很重的。他们谈着,谈着,戴盈之也承认了这一事实,并且表示:愿意取消部分捐税,但是真正取消这部分捐税今年还不能实现,要到明年才能取消,今年只能够减轻部分捐税。孟子听了戴盈之的讲话后,沉思了一会儿,他知道戴盈之只是口头上表示要取消捐税,并不是真正的愿意取消部分捐税。孟子为了劝说戴盈之,便讲了一个故事:
有这么一个人,他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机。邻居后来知道了是他偷的机,对这个人的意见特别大。有人去劝告这个偷机的人说:“偷盗行为是可耻的。你这样每天偷别人家的机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及早改正。从现在起,你再不要偷别人家的机了。”这个偷机的人听到后却回答说:“好吧,我也知道这不好。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以后改为每月偷一次,而且只偷一只机,到了明年,我再不偷就是了。”
如果知道了偷盗是不合乎礼义的事,就应该迅速停止偷窃,痛改前非,为什么非要等到明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