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字孟起,汉末凉州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史料和小说中的马超完全是两个人:一个是被许褚一瞪眼睛吓得龟缩不前的逆子贰臣,一个是打得曹草割须弃袍的忠臣孝子。
马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以《三国演义》为依据的人,经常会跟以《三国志》为依据的人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弄出了“一部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的赞语,也不知道这是在夸马超还是在骂马超。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打架,咱们只能去找《后汉书》和《资治通鉴》来当裁判。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这样记载曹马之战:“建安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曹草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遂等大败,关西平。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卫尉马腾,夷三族。”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汉纪五十八·孝献皇帝辛》记载的曹马之战与马腾被杀时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与《后汉书》完全一致。
马超跟韩遂是盟友,而韩遂跟马腾是死敌,同时马腾和韩遂又都是董卓同党,这一点在《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有明确记载,所以马腾是绝不可能参与“衣带诏”密谋的:“卓之入关,要韩遂、马腾共谋山东。遂、腾见天下方乱,亦衣倚卓起兵。”
马腾第一次进京是兴平元年(194年),那时候董卓已经于初平三年(192年)伏诛,乱臣之首是李傕郭汜,马腾是因为个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才跟李傕翻脸,汉献帝的命令一文不值:“兴平元年,马腾从陇右来朝,进屯霸桥。时腾私有求于傕,不获而怒,遂与侍中马宇、右中郎将刘范、前凉州刺史种劭、中郎将杜禀、合兵攻傕,连日不决。”
韩遂赶来支援马腾,双方在长平观展开大战,结果大败亏输:“遂、腾败,斩首万余级,种劭、刘范等皆死。遂、腾走还凉州,稠(樊稠,李傕郭汜同党)等又追之。”
回到西凉,马腾韩遂又因为抢地盘而反目成仇,马腾战败,妻子被杀,自己也于建安十三年无奈跑到来到邺城接受曹草的庇护,曹草上表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代替马腾统领部队,封马超的两个弟弟马休马铁为奉车都尉、骑都尉,马腾有了稳定工作,就把全部家属都搬到了邺城。
从名字上来看,马超应该不是马腾嫡长子,所以韩遂所杀的马腾正妻,应该不是马超之母,所以后来马超跟韩遂结盟的时候才说:“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跟马超结盟,跟曹草对着干,这可能是马超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他临死之前,肯定对自己的失误追悔莫及,他给刘备上遗表,对曹草已经没了仇恨而只有尊敬:“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唯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余无复言。”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你怎么看出马超对曹草没有仇恨只有尊敬了?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熟知古代礼仪的人都知道:称呼敌人,客气一点是直呼其名,仇恨较深就会称之为“某贼”,不称名而称字,就是一种尊重,曹草上朝的时候不用解剑TUO鞋自报名字,那是一种格外的礼遇。
马超称曹草为“孟德”,而曹草对马超的称呼是“马儿”:“马儿不死,吾无葬地。”
马超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似乎已经放下了对曹草的仇恨而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余无复言”四个字也充满了忧伤悲凉,这时候我们禁不住在替马超马腾惋惜的同时,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如果马超不跟曹草对着干,而是跟马腾一起来到邺城接受曹草的指挥,其官爵是否能超过关羽和五子良将?
关羽张飞等人哪年出生、享年多少,史料中都没有记载,马超死于彰武二年(222年)时年四十七岁,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地推算出他应该是生于公元176年,同样也可以推算出他建安七年(202年)被曹草封以高官的时候,只有二十六岁:“超后为司隶校尉(钟繇)督军从事(在地方为刺史州牧佐官,战时独领一军),讨郭援(钟繇之甥,袁尚封其为河东郡太守),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诏拜徐州刺史,后拜谏议大夫。”
马超二十六岁就被任命为二千石省部级高官,还受封都亭侯,这个官爵,不但超越了五子良将,而且比关羽的级别还高。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马超肯投靠曹草,其地位应该跟臧霸差不多——臧霸并不像小说中写的那样是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他投降曹草后也获得了极高的待遇:“太祖以霸为琅邪相,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
马超原本也想过跟曹草握手言和,但是曹草已经被打出了火气,一定要干掉马超才肯罢休:“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草不许。九月,草进军,悉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贾诩以为可伪许之。”
马超跟韩遂结盟,是选错了盟友,更重要的是马超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身边也没有一个靠谱的谋士,综合史料记载来看,马超就为打仗而打仗,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东一头西一头乱撞,最后不容于天下群雄,只好主动投靠刘备,当了空头凉州牧——凉州从来就不是刘备的地盘。
马超半生征战,虽然勇悍异常,但每次大战都是以惨败告终——如果他跟曹草相持不下,马腾还真未必会被族诛:马超打得越好,马腾就安全,遗憾的是马超每战必败,曹草杀马腾一点顾虑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