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风云 >
历史上祖大寿为何会投降清朝?之后他去了哪里
更新时间:2022-07-07 14:05

  祖大寿是明朝的一员猛将,其一直忠于明朝,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祖大寿在1642年投降清朝以后,似乎就在历史上消失了。历史上只记载了他在1656年的时候病逝。从1642年到1656年长达14年的时间里,祖大寿没有任何声音。那么,祖大寿投降清朝以后,为什么不像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人那样活跃,而是迅速地就无声无息了呢?

  在所有投降清朝的名将中,皇太极在祖大寿身上花费的功夫是最多的,他对祖大寿也是最有耐心的。祖大寿投降清朝以后,说自己妻儿都在锦州,想回锦州把妻儿都带到清朝来。

  根据皇太极对祖大寿的了解,他知道祖大寿在说瞎话。祖大寿很有可能一去不返,但是,依然把祖大寿放了回去。祖大寿回去后,果然就反叛了,并没有按照约定带着他的妻儿返回来,而是一直缩在锦州城里。

  当时皇太极的部将们都愤愤不平,觉得皇太极被祖大寿骗了,多次申请带兵前去围攻锦州卓,拿下祖大寿。但是皇太极并没有同意,而是放任不管。只是不断派密史去锦州和他联系,希望他能够记住曾经的承诺。祖大寿在锦州呆了11年,直到1641年,皇太极才再次派军围困锦州城。不过却也是围而不攻,只是希望祖大寿率军投降。祖大寿在弹尽粮绝的请况下,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再次投降了皇太极。

  皇太极对祖大寿巨大的耐心,可想而知。

image.png

  当时皇太极手下的很多将领都不理解,不知道皇太极这唱的是哪一出?他们觉得何必浪费那么长的时间,发动军队打一仗,把祖大寿抓起来就完了。对于这种投降了又反叛的人,就绝对不能够留请面。

  但是皇太极想的显然和众人不一样。那么,皇太极为什么对祖大寿这么有耐心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皇太极知道,祖大寿就算投降了又反叛,但是不会对自己构成太大的威胁,不可能为明朝卖力。道理很简单,崇祯皇帝不是一个大肚量的人,所有想反叛他的,崇祯皇帝都绝对会不留请面。他对大臣的猜忌之心是非常强的,袁崇焕仅仅是把MAO文龙杀了,他就担心袁崇焕拥兵自重,以至于把袁崇焕骗到北京去杀掉。

  祖大寿回到锦州后,崇祯皇帝当时并没有处罚祖大寿,反而升他的官,这是不符合崇祯新格的。这种反常表现,说明崇祯只是想稳住祖大寿而已。后来,崇祯又三次派人召祖大寿回京,这样做,再明显不过了,只要祖大寿回京,崇祯就会像对待袁崇焕一样杀掉祖大寿。毕竟祖大寿原本就是袁崇焕的心腹,又曾投降清朝,所以崇祯绝对没有留下他的道理。

  总之,祖大寿当时只求自保,绝对不会和皇太极作对。

  二是皇太极要在祖大寿身上形成示范效应。祖大寿是明朝大臣中的代表人物,只要皇太极能够劝说祖大寿投降,这就会在明朝大臣中形成示范效应,大家都会纷纷投降。所以,当祖大寿投降了清朝又反叛的时候,皇太极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因为那时候,明朝的大臣们都在看皇太极进一步的行动。如果皇太极能够在这时候对祖大寿做到仁至义尽,那么明朝的大臣才会放放心心跟着祖大寿学。

  所以皇太极才容忍了祖大寿11年,一直只是劝说,并不强攻。直到最后才派军队围而不攻,等着祖大寿投降。

image.png

  最终,皇太极的耐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祖大寿再次投降了清朝。

  祖大寿再次投降清朝后,为什么皇太极并没有重用他呢?

  应该说,这也是皇太极对祖大寿极为了解的缘故。祖大寿身上,是有很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的。但尽管他有这样的思想,却又贪生怕死。尤其是袁崇焕被杀这件事,给他的刺机太大了。他一直害怕崇祯杀他,因此才不得不投降清朝。从本心来说,他是不愿意投降的。

  如果祖大寿投降皇太极以后,皇太极让他带兵攻打明朝。祖大寿是不可能坚决贯彻执行的。到战场上,很有可能又发生再次反叛的事请。那样的话,这将给皇太极惹来极大的麻烦,杀他还是不杀他呢?杀他,可以说是自己怀柔政策的失败。不杀他,麻烦又太大。

  所以,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怀柔成果,干脆就让祖大寿闲居起来,做一个富家翁。这就是当时皇太极的一个想法,也是祖大寿的一个结局。

  

关键词:历史上,大寿,为何,投降,清朝,之后,去了,哪里,大寿,明朝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汉高祖刘邦出生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哪些版本?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