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风云 >
历史上袁绍麾下都有哪些谋士?他们与袁绍的覆灭有何关系
更新时间:2022-07-06 17:09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很多人愿意追随他。袁绍麾下也是人才济济,比如有所谓的八大谋士:沮授、田丰、许攸、逢纪、审配、辛评、郭图、荀谌,但这些人却一直窝里斗,袁绍势力的覆灭,和内部不团结有很大的关系。

  郭图咬沮授

  沮授是资格是最老的、官职最高的,也是袁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袁绍领冀州后,和沮授有一番谈话,可以称之为“冀州对”。沮授为袁绍规划了发展战略,如何统一河北,然后争天下,沮授也是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沮授为袁绍统一河北四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郭图却一直攻击沮授,每当沮授提出一个好的建议,郭图就提出反对意见。沮授劝袁绍迎天子,郭图反对;沮授认为不应该急于进攻曹草,需要慢慢经营,郭图、审配等人却力主一举消灭曹草。袁绍每次都采纳郭图的意见。

  郭图等人借此机会说沮授的坏话:“沮授监管内外,威权震动三军,如果他逐渐强盛,用什么办法控制他呢?臣下与君主权力一样,国家就灭亡。再说,统率外面军队的人,不宜参与内政。”袁绍于是将沮授统管的职权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和郭图、淳于琼每人主管一军。官渡之战沮授被俘,拒降曹草,逃跑时被杀。

image.png

  审配B许攸

  火烧乌巢是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草已经快坚持不住了,火烧乌巢让袁绍军心大乱。火烧乌巢的关键就在于许攸来投,如果不是许攸,曹草恐怕都不知道袁绍的军粮囤放在乌巢。

  那么许攸本来在袁绍阵营待得好好地,为啥跑到曹草那边去了,都是审配B得。袁绍南征曹草,审配留守邺城,在交战的关键时期,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了曹草,并且建议曹草带兵火烧乌巢,才有了之后官渡之战的胜利。

  逄纪害死田丰

  田丰和沮授一样,是河北士人代表,也是非常有见识的一个谋士。田丰每每和沮授的看法相同,但却总是遭到郭图、逄纪等人的反对。田丰也认为不应该大举进攻曹草,袁绍不听。田丰极力劝阻,得罪了袁绍,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

  当曹草听闻田丰不在军中,喜道:“袁绍必败。”后袁绍败走,曹草叹道:“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官渡战后,众军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丰在这里,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有人对田丰说:“您下定会受到重用。”

  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如果他得胜,一高兴,一定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绍回来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逢纪乘机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预言正确而欢喜呢!”袁绍于是杀了田丰。

  袁绍一度是势力最强大的诸侯,但却最终被曹草彻底击败,所以人们都说袁绍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袁绍死后,这些人继续窝里斗,审配、逄纪支持袁尚,郭图、辛毗支持袁谭,两方打得不可开交,最终被曹草逐一消灭。那为何袁绍属下喜欢窝里斗呢?我认为有3个原因:

image.png

  第一,袁绍没有管理好下属。内部乱成了一锅粥,最大的原因当然是袁绍管理不善,不懂得驭下之术。曹草手下人才并不比袁绍少,但曹草却能很好地发挥出每个人最大的智慧,而且没有内斗,这说明统帅才是最关键的。

  第二,争权夺利。斗争,归根结底自然是为了利益。袁绍统治河北四州,是依靠着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对他们比较放纵,郭图、逄纪、审配等人不停地打击对手,自然是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为自己家族争取更大的利益。

  第三,地域观念。两汉三国去先秦不远,所以人们的地域观念很浓重,首先是同郡之人最为亲近,然后是同州之人。沮授、田丰都是冀州人,郭图、辛毗等人都是豫州人,而袁绍本身就是豫州汝南人,所以袁绍在平定河北之后,更加信任郭图等人。

  荀彧曾评价袁绍的属下们:“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因而料定袁绍必败。郭嘉也曾评价“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在荀彧和郭嘉看来,袁绍手下谋士内斗肯定会导致袁绍最终的失败。

  

关键词:历史上,袁绍,麾下,都有,哪些,谋士,他们,覆灭,有何,关系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汉高祖刘邦出生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哪些版本?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