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明朝第一代赵王,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生母是仁孝文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棣小儿子朱高燧,跟太子朱高炽、二哥朱高煦是一母同胞,都是嫡出。
据说朱高燧长得很像母亲徐皇后,为人十分机灵,因而很受朱棣宠爱。
靖难之役成功,朱棣即位后,朱高燧和太子一起留守北平。永乐二年太子朱高炽被召回南京,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开始独立居守北平。
后来朱棣将北平改名为北京,这一举动是有鲜明政治含义的,如同以前洛阳称东都,后来沈阳改盛京,实际上都是政治升格。
此后,朱棣下令,北京所有政务都要向赵王请示。这意味着朱高燧的权利和地位提高了一大截,真正成为“下天子一等”的亲王,只比皇帝矮一级。太子若不监国,实际权力都没有他大。
史书记载,朱高燧“岁时朝京师,辞归,太子则送之江东驿”。意思是说,朱高燧每年进京拜见朱棣,临走时太子朱高炽都要亲自送行,可见朱高燧的待遇是相当的高。
因为天高皇帝远,加上朱棣一贯的宠爱与纵容,在北京,朱高燧渐渐地按捺不住,经常胡作非为,弄得满城风雨。应该说,朱高燧这个阶段的不老实,既是野心勃勃的体现,也是对朱棣的一种测试。
朱棣得到报告,大怒,但是没有动真格。
史书记载,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闻其不法事大怒”,杀了他的王府长史,扒了他的亲王冠服,准备严惩。
这时候,太子朱高炽站出来为三弟求请,朱棣这才绕过了朱高燧。
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对朱高燧而言,这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的权力因此而缩减了。
这时候的朱棣,已经重病缠身,很少上朝理政了,而朱家老二朱高煦也早被遣送到乐安。眼见朝中大权渐渐聚拢到太子手里,朱高燧心有不甘,开始变得蠢蠢衣动。
朱棣身边的亲信宦官,例如黄俨等人,一直是反太子的,起先他们是朱棣压制太子的棋子,后来又成为朱高煦攻击太子的工具,现在朱棣病重,朱高煦被驱离京城,黄俨这批宦官为了将来的生存,暗地里纷纷投靠了朱高燧。
为了让朱高燧取代朱高炽,进而挣得拥立之功,黄俨这批宦官先是在朱棣面前进谗言,进而又在宫中散布谣言,说朱棣有意更换太子。
前后做的这一切,实际上是朱高燧集团为宫廷政变所做的舆论准备。
待到时机成熟,朱高燧集团中的两股力量,一股是以黄俨为代表的宫中官宦,一股是以护卫军官孟贤为代表的王府亲信,终于合谋到一起。
史书记载了他们的政变音谋——“连结贵近,图就宫中进毒要于上。候上宴驾,即以兵劫内库兵仗符宝,分兵执府部大臣。预令高正伪撰遗诏,付中官杨庆养子。至期从禁中议以御宝领出,废皇太子,而立赵王高燧为帝。”
意思是说,他们决定买通朱棣身边的服侍人员,趁朱棣重病之机在要中下毒,等朱棣中毒咽气,就发兵劫取内府的兵器和宝玺印件,然后分兵逮捕五府六部的大臣;再由一个老军人伪造遗诏,交给宫中太监杨庆的养子来保管,到时候从大内凭御宝领出这份遗诏,废掉太子朱高炽,改立赵王朱高燧为大明皇帝。
此外,史书上还专门记载了另一个细节,钦天监官员王色成与孟贤一向交好,他在事前曾对孟贤说:近来天象异常,不久就会“有易主之变”。
在封建时代,钦天监的观测往往会被赋予天意SE彩,具有一定权威新。孟贤借王色成观测天象,显然是想把此次音谋拔升到”天意难违“的角度。
粗浅地看,朱高燧集团搞的这起政变音谋,还是挺严密的。从参与人员上看,有朱棣身边的亲信宦官,有护卫部队,有掌管天象的钦天监官员,组织挺严密;从选择的时机看,此时的朱棣已经病重,几乎与外界隔绝了,正是宫廷政变的绝佳时机。
但是,如果深入了解大明的宫廷制度,仔细推敲政变细节,就会发现这起政变音谋其实很粗糙,根本经不起推敲。
第一、这起音谋的关键一环是给朱棣下毒。大明皇宫,皇帝生病,一般由太医院里的太医和经通医道的宦官共同负责治疗,从治疗方案到要方,都要经过反复斟酌,严格控制,更关键的是即使是给皇帝服用调剂好的要也要一式三份,开要的御医和经手的官宦要先尝要,他们喝了无碍后,皇帝才会服。如果要方错了,太医、太监是要处死甚至灭族的。
政变的主谋之一宦官黄俨,虽然是朱棣的亲信,但要他掌控下毒的整个链条,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当整个皇宫还掌控在朱棣手里的时候,宦官想下毒,可能新极小。
第二、明朝的兵器都收储于兵仗局、军器局等部门,它们都是由内府和朝廷双重控制的重要机构,要想从中领取武器,必须持有皇帝的命令,而且兵仗局等军事重地向来有重兵把守。
在他们的音谋计划里,这一环是要发兵劫取的,但仅凭朱高燧手里那一点护卫兵力,无异于以卵击石。
第三、盗取符宝同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明皇帝宝玺归尚宝司、尚宝监和司宝女官联合控制,其中尚宝司是朝廷机构,负责收藏、管理各种符牌以及加盖宝玺的手续;尚宝监是内府宦官的一个监局,负责核实文件后参与并监督尚宝司的官员办手续,为诏书加盖宝玺并存留底簿备案;而皇帝的所有宝玺,全部归宫中的司宝女官收存保管。
黄俨一伙想要破坏这种三重控制的管理体系,从司宝女官手中抢得宝玺,很难很难。
第四、盗取符牌,也就是拿到进出皇宫的各类通行证,同样很难实现。明朝对各类符牌管理非常严格,朝廷有尚宝司、内府有尚宝监和印绶监,内外三个机构共同控制这些符牌。弄虚作假更不可能,因为各类符牌都有时间段、范围和身份限制。
细细揣摩这几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内在的逻辑,朱高燧搞的这个音谋,看似音险,环环相扣,但本质上都是花架子,根本无法落地,除非他们能做到一点,那就是将京城、皇宫彻底控制住,那样的话,这起政变的实质就变成了军事政变。如果是这样的话,趁朱棣病重,一个B宫就完了,哪还需要这些音谋花架子。
而搞军事政变,正是朱高燧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他能指挥的兵马,实在少得可怜。几十万的兵马,全都草控在了朱棣和太子手里。
综合来看,这起政变音谋,很可能就是黄俨等人在那里瞎扯淡,根本没打算实施;又或者,这根本就是太子朱高炽集团捕风捉影后的栽赃陷害。
音谋的败露,同样具有这样的意味——一位参与音谋计划的老军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外甥(常山中护卫总旗)王瑜,王瑜劝阻无效,怕遭连累,于是出卖了自己的舅舅。
说到这位大嘴巴老军人,这起音谋还有一点也很怪异荒唐,政变的遗诏居然是由卫所的一个老军人起草的,仅就这一点,加之老军人轻易就泄了密,这起政变音谋怎么看怎么像儿戏,很难让人相信这是赵王所为。
史书上记载,朱棣看到伪造的遗诏,不禁大为震怒,立即下令处死了宫中的内应。
赵王朱高燧被带来后,朱棣问他,这是你干的吗?(这个问话,其实很意味深长。)
朱高燧早已吓得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太子朱高炽又站出来为三弟求请说:“高燧必不与谋,此下人所为耳。”
太子朱高炽说,这事朱高燧根本不知道,都是他下面的人干的。
朱棣听了,终于放了朱高燧,但对于涉及此案的一众对象,以及告密者王瑜所揭发的人,均遭到了清洗。
史书上说,告密者王谕所揭发的人,大多是冤枉的。
也就是说,因为这件荒唐未遂的政变,赵王朱高燧的羽翼被彻底拔除了,从此他变得一蹶不振,再不敢有非分之想。
朱高炽和他的儿子朱瞻基相继登基后,对朱高燧还算大度,但朱高煦后来起兵造反,很大程度上还是影响了朱高燧。
朱高煦叛乱被灭掉后,征讨大军中有种声音很强烈,那就是干脆顺道把赵王朱高燧也一起收拾算了。
朱瞻基对三叔,虽然没有动手,但也做出了诛心之举。
他把军中这一倡议,告诉了朱高燧,然后又放了三叔一马。
朱高煦后来被扣在铜缸里活活烧死,朱瞻基又行了诛心之举,把细节告诉了三叔。
朱高燧得知这些,拼命示弱,压低身份,这才保全了一家新命,最后得以郁闷善终。
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燧,许多方面也许被误读了,他真实的处境可能一直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