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西汉张良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汉初期,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史记·留侯世家》: 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原弃人间事,衣从赤松子游耳。
上述是张良做出“结案陈词”,将一生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故国复仇,第二阶段是辅佐高祖夺得天下,第三阶段功成身退,保全自己。既包含儒家思想的“舍生取义”,“忠君爱国”,也包括了道家思想中的“尚柔知止”。
公元前230年,韩国遭到灭顶之灾,为秦国所灭。祖上五世相韩,与秦国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张良,顾不上个人安危,蛰伏12年后,以一己之力谋划在博浪沙刺杀秦王,愿以自己的“生”成就忠君爱国的“义”,无可奈何刺客误中副车;败露后,张良逃亡下邳,“聚少年百余人”,打算投靠景驹,却遇见了刚起“炉灶”的刘邦,即第二阶段。
博浪沙刺杀秦王
起初,心中还怀揣着“复仇”梦想的张良,只是暂居刘邦麾下,因为其苦心钻研的兵法只有刘邦愿意采纳。追随刘邦征战的过程中,在故地寻得了韩国王室后裔韩王成,攻下韩国故地后,刘邦令韩王成留守。此举相当于是一笔买卖,张良越是尽心尽力辅佐刘邦,不仅复仇得以实现,而且“复国梦”也越接近实现。
于是,助刘邦破峣关,夺蓝田,智斗鸿门宴,请封汉中,使得高祖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后,张良迫不及待地作别刘邦,回到魂牵梦萦的韩国,打算一心辅佐韩王成,恢复韩国往日的荣光,但却出了“幺蛾子”。
分封的18路诸侯都纷纷前往各自封地之时,只有韩王成被项羽带到了彭城,先是被降为侯爵,接着惨遭杀害。原因嘛,项羽在政治上低能,张良屡次献计,使得刘邦处处占得先机,项羽只得拿在反秦战争中极其平庸的韩王成出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
由此,张良的梦想破灭,转而回归刘邦麾下,一心一意谋划,夺取天下:
下邑之谋
公元前205年,与项羽的彭城一役,刘邦溃败。面对这样极其不利的局面之下,张良举荐了黥布、彭越、韩信三人。拉拢分封在九江的黥布,不仅能削弱项羽,还能从南面牵制楚军;联合地处鲁、豫交界处的彭越所部,可以从北面牵制楚军;此外,启用留在后方的韩信,对于刘邦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否决复立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荥阳之时,曾提出复立六国后裔对抗项羽。此时的张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看到了复立六国后裔的弊端,这样打下的天下又将再次分散,不利于刘邦的大统一;
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本来相约合围项羽的刘邦,因韩信、彭越的失约而遭受大败,另外一边的韩信派遣使者,竟请求封“代齐王”以稳定齐国民心,气得刘邦想骂娘,一旁的张良早已洞悉韩信所想。此时正值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韩信倒向哪边,哪边将赢得最终的胜利。于是,张良立刻制止了刘邦的发怒,心领神会的刘邦顺势封韩信为齐王,最终完成了在垓下合围,彻底打败了项羽。
项羽
“垓下之战”后,刘邦于同年建立了西汉政权,按照以“攻城略地”的标准分封功臣。只以军师、智囊身份,并没有掌握实权的张良,刘邦却赋予了很丰厚的恩赐:自择其地,三万户,即让张良自个挑地方,并享受3万户的食税。
纵观整个“楚汉之争”中的名利场,又有几个落得好下场,张良当然明白“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当其他大臣日夜争功之时,张良提出:只请封留地。一则留地不但土地贫瘠,而且也不是战略要地;其次则提醒刘邦,君臣二人正是在留地相遇的。此举展示了张良的“尚柔知止”,不争权夺利,就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这是此后吕雉不杀张良的第一个原因,不构成威胁。
其次,张良坚决反对刘邦另立太子。刘邦与吕雉夫妻感请一般,更像是政治同盟,而与戚夫人感请甚笃,爱屋及乌,格外偏爱戚夫人所生的如意而萌生废黜刘盈的太子之位。引来了诸多大臣的苦口婆心。叔孙通引用春秋时期,晋献公废立太子引发了“骊姬之乱”,导致了晋国元气大伤的例子,劝谏刘邦不要废黜太子。
只是效果很有限,吕雉急了,几次三番请求张良出主意。起初,张良试图拒绝,或许是出于道家“尚柔知止”的考虑,不愿夹在刘邦与吕雉之间,但耐不住吕雉的软磨硬泡,最终儒家思想的“忠君爱国”占了上风,因为废立太子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便背地里设计招“商山四皓”出山。
公元前196年发生了英布反叛,“废黜太子”之心不死的刘邦,竟然让刘盈带兵出征,与当年踹刘盈姐弟下马车是如出一辙。出山的“四皓”让吕雉声请并茂地泪洒宴会,硬生生B着刘邦拖着病体出征;同样卧病在床的张良,说服刘邦以太子为将军,监管关中的大军,从而令刘盈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也树立起了政治权威。
商山四皓
平叛英布后,刘邦班师回朝,再次旧事重提;张良直接“不听,因疾不视事”,表明自己的强硬立场,坚决不支持刘邦废黜太子。最后,“四皓”的集体亮相,向刘邦传达了一个信号:刘盈作为储君,是众望所归,从而让刘邦彻底放弃了“易太子”的想法。这一切的背后,很可能是张良所谋划的,连天下都“谋”下了,那还不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