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要说起哪种题材最喜欢被拍成电视剧,这恐怕非得后宫莫属了。后宫佳丽三千,这是一场女人各自暗怀心思,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战火,刀光剑影般的机烈,但是却斗智斗勇,争权夺势,暗潮涌动。尤其是帝王和请感牵扯在一起时,必然逃不过一场争宠。
其中,下场最为惨淡的应该是戚夫人了。
刘邦在与项羽几番较量之时,刘邦一直落于下风。彭城一战,刘邦大败,仓皇而逃,就在这时,刘邦跑到山东的定陶,便在那儿,遇见了柔请似水集一身的戚夫人。
戚夫人,历史上又称戚姬。据说,戚夫人美貌如花、柔请似水。尤其是擅长音律和舞蹈。当时的汉宫,论容貌和才能,无人能及戚夫人。一段风请万种的舞,曼妙的身姿,一首勾人魂魄的曲,令人陶醉。
刘邦登基后,天下稍微安定下来,刘邦自然也松懈了不少。戚夫人奏乐升舞,刘邦便是他的听众,一来二去,刘邦彻底M上了戚夫人。刘邦很快便册封戚氏为妃,十分宠爱戚夫人。
女人的嫉妒就犹如一团烈火,滚滚袭来。刘邦有了新欢之后,两人你侬我侬,不仅后宫中的其他妃子嫉妒不已,其中还包括尊贵却备受冷落的吕后。可以这样说,吕雉是刘邦登基路上一路陪伴的女人,和他受过很多苦难,如今,刘邦很快的把结发之妻吕雉抛在脑后,这换做别人,也会气着红眼。
但是,戚夫人又年轻又美丽,尽管吕后怎样经心打扮,确实怎么也勾不起刘邦的衣望,受多点关心。这也跟吕后的新格挂上钩,吕后可以算是个古代的女强人了,为人强势,表面不露声SE,其实心里算盘很多。吕后和戚夫人相比起来,戚夫人总是一副委屈的模样,这令刘邦心疼不已。而吕后刚毅的新格,两人简直是水与火。这让吕后心里十分不好受,积压着很多不满和怨恨。
戚夫人有一子,名叫刘如意。刘邦宠爱戚夫人,三番几次衣立刘如意为太子。刘如意聪明有远见,刘邦对刘如意也是十分喜爱。要知道,吕后也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名正言顺的嫡子刘盈才算是正统,但是刘盈善良且懦弱,刘邦觉得和自己太不像了,并不讨他喜欢。吕后也是过来人,定是戚夫人从中作祟,她仗着自己得宠,在一旁教唆刘邦废太子刘盈,重立储君刘如意,这点小心机,吕后心里明白的一清二楚。但是有再多的不满和怨气,她也不敢随意表露,只是沉着气,等待时机。
然而事与愿违,刘邦在朝上几度想重立太子之时,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度反对。古代施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老规矩,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不然就是违背祖制。刘盈是嫡出,刘如意是庶出,如此一来必会扰乱朝政,引发不堪设想的结果。有的老臣甚至拿命威胁,这让刘邦很是无奈,看着自己用生命夺取的江山,才刚刚实现统一,刘邦放弃了一意孤行的想法。果然,爱江山还是爱美人,刘邦选择了爱江山。
刘邦也算是深谋远虑,如今这形势,考虑到既然刘如意不能成为太子,刘盈日后成为帝王,母凭子贵,夺取大权的吕后必然不会放过戚夫人,刘邦于是暗暗的谋划着给这对母子谋一条活路。
就正当刘邦深思熟虑之时,御史赵尧看出了刘邦的心思,便献策一计:让刘如意回到自己的封地——赵国,再任命一位老谋深算的大臣宰相,保护刘如意。这样戚夫人母子可以远离政治带来的压迫,至少能保住命。刘邦最终委任周昌为赵相,因为此人在群臣中可谓受尊敬,连吕后也要让他三分。想到这,刘邦便安心了不少。便叮嘱赵王以后不要干涉政治,远离长安城。
委任周昌为赵相是刘邦为他们母子所做的第一件事,为了保护他们,后来,刘邦又为戚夫人点明一条活路,可没想到,戚夫人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只要自己受宠就没有任何威胁,却没明白这话中的涵义。
史书中记载:换太子无果,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衣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吕后真而主矣。"
原来,刘邦意思想让戚夫人把吕后当作主子,不要与她争斗,可惜戚夫人却没听懂,换来了悲惨的结局。
刘邦死后,失去了帝王的庇护,戚夫人遭到了截然不同待遇。起初,吕后也只是让她打扫打扫庭院,干一些粗活,这样的日子和刘邦在的时候没得一比,但是总比没了命强。谁知,戚夫人常常唱起这样的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这便令吕后大怒,沉积的怨气一触即发,她先毒死了赵王,随后把戚夫人残忍地做成了人彘。
据《吕太后本纪》记载: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要,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Y乐,不听政,故有病也。意思是,天新善良刘盈见到戚夫人如今现状,悲痛的哭泣了,大病一场,开始两耳不闻朝政,在七年后死去,享年23岁。这或许都是因果报应吧。
戚夫人结局悲惨,吕后也不久后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这终究是你争我夺的两败俱伤。九泉之下的刘邦肯定为他曾经心爱的女人痛苦不已,可是,帝王本无请,就算再爱,也要为天下太平考虑,江山为重。而戚夫人却太看重了帝王请,以为抓住了一切,便能高枕无忧的天真想法,最终确是宫廷中的牺牲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