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清代王爷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代册封了一系列亲王和郡王,他们为何都没有封地?
清代入关以后,根据贵族们的战功,册封了一系列亲王和郡王。例如睿亲王、康亲王、怡亲王等等,但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这些亲王、郡王们都没有自己的封地。其实,与之前王朝的爵位相比,在爵位的名称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齐王、楚王、淮南王等以地名为主的爵位,到了清代彻底消失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请况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分封制度的由来。在西周政权建立以后,周天子按照公爵、侯爵和伯爵册封爵位。当时,基本上采用了地名的模式,因此出现了齐桓公、宋庄公、秦襄公、魏文侯等各式各样的地名式爵位。对于分封制度,秦国一统天下以后并没有沿用。因为秦国认为采用分封制度以后,几代人之后肯定会爆发各种混战。为了避免这样的请况,秦国采用了郡县制,并没有采用分封制度。但是到了汉朝统治的初期,再次采用分封制度,出现了楚国、淮南王等地名式王爷。在随后的一系列王朝中,一旦采用分封制度,就肯定会产生各种的叛乱。例如隋朝统治时期,先后出现了几次小规模叛乱。
甚至在唐代统治的前期,亲族叛乱仍旧接连不断。为知道决宗族叛乱的问题,唐代在册封爵位的时候,即使出现齐王、楚王等地名式爵位也根本没有封地。此外,出现了寿王、信王等非地名式的爵位。宋代沿用了唐代的办法,宋徽宗登基以前,自己的爵位是端王。宋高宗赵构登基以前,自己的爵位是康王。但是在明代建立的初期,朱元璋没有接受唐宋时期的经验教训,认为自己的子孙不会谋反,再次册封了大量的王爵,而且都有各自的封地。但是事与愿违,朱元璋刚刚去世,还尸骨未寒,燕王朱棣已经发动了叛乱,并且窃取了皇孙朱允炆的皇位。燕王朱棣上台以后,担心其他王爷复制自己的成功,开始大规模的削藩。
与此同时,在爵位的册封上,除了常见的地名式爵位以外,也出现了大量的非地名式爵位。例如隆庆皇帝登记之前,自己的爵位是裕王。崇祯皇帝登基以前,自己的爵位是信王。此外,还有福王、桂王、惠王、瑞王等一系列非地名式爵位。这样的请况不仅仅出现在王爵上,侯爵和伯爵都出现了类似的请况。清代入关之前,便出现了各种爵位,但是并不正规。在入关以后,仿照明代的爵位制度,清代规定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不同等级的爵位。为了防止出现亲王叛乱的请况,清代所有的亲王都聚集在京城,不能居住在外地。在爵位的名称上,清代基本上彻底取消了地名式爵位。
清代各个等级的爵位,基本上都是非地名式的,例如康亲王、宝亲王、怡亲王等等,这些爵位与地名没有关系,更没有封地。豫亲王、郑亲王等爵位虽然和地名有关,但含义基本上全变了。除了清代之外,太平天国册封的各个王爷,也尽量不使用地名。例如最初的几位王爷,采用了东西南北。后来的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等等,都没有使用地名。太平天国总计册封了2000多个王爷,据说已基本达到了中高级将领全部称王的尴尬局面。由于所有的封号已经全部用完,最后的王爷被称为列王。在爵位册封方面,清代非常严格,一般的王爵都不能世袭。
最后,我们讲一下清代的王爵世袭。按照清代的规矩,一般的王爵每隔一代降一级。换句话说,父亲是亲王,儿子只能是郡王,孙子就只能是贝勒。经历几代人以后,一个贵族家庭就会逐步没落。只有铁帽子王能够世袭罔替,一代代传下去。例如怡亲王胤祥,由于在雍正皇帝登基过程中,十三爷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雍正皇帝册封十三弟胤祥为怡亲王,能够世袭罔替。除了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以外,还能让另一个儿子继承郡王爵位。在整个清代历史上,能够达到胤祥高度的贵族屈指可数。截止清代灭亡的时候,铁帽子王也仅仅只有10多位,而且都没有封地。